【青年力·正当时】00后财务人的蜕变之路 |
||||
|
||||
2024年盛夏,当蝉鸣与热浪交织成入职序曲时,我拖着满载希望的行李箱,步伐渐缓,最终停驻在中国电建市政集团总部大楼前。当我将入职资料递交给人力资源部,内心深处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激动与期待——我知道,一段跨越千山万水、满载梦想与挑战的崭新旅程,已在这炽热如火的季节里,悄然无声地揭开了序幕。 我是市政集团24年入职员工刘一萍,也是市政集团五二〇人才工程第五批计划中唯一的财务新兵。 破茧:从票据专员初探资金管理战略价值 入职公司前,我曾将资金管理简单理解为企业的“钱袋子管家”,直到亲手接过票据融资管理的职责,才真正触摸到资金运营作为企业战略支撑体系的深层脉动。资金管理工作是时刻围绕公司高质量发展目标,“管好钱、融好资、理好财”这三者对公司高质量发展缺一不可。 初遇票据业务时,我也曾困惑:“为什么不直接支付现金,偏要增加流程成本?”然而,短短两周的工作实践便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从票据签发时的信用传递,到背书流转中的产业链协同,再到贴现环节的利率博弈,我逐渐领悟到:票据绝非简单的支付工具,票据融资不仅是施工单位缓解资金压力的金钥匙,更是推动产融结合、赋能战略转型的隐形引擎。在资金管理岗位上,我不仅要做好“钱袋子管家”,更要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创造者”——让每一笔票据流转都成为产业链协同的纽带,让每一次融资创新都成为战略落地的支点。 在半年时间内,我化身票据管家,累计为境内外各二级单位签发1427笔票据产品。与银行客户经理的反复推演中,我实时动态掌握各类金融产品,服务公司主业,结合项目施工周期长、竣工审计难、资金需求大等特点,紧盯票据贴现窗口期,科学统筹给每个项目最优融资方案。 蜕变:在汇率潮涌中拓展全球视野新维度 作为公司五二零人才工程培养的一员,我今年年初经历了职场生涯中第一次“大迁徙”——从跟国内二级单位资金专员打交道的票据融资岗位,转到了负责海外资金运营的新战场。这次轮岗就像让我从“精打细算过日子”的账房先生,突然变身“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冲浪”的弄潮儿。刚接到领导通知时,我心里直犯嘀咕:国内票据业务刚摸出门道,咋又让我去碰完全陌生的海外资金?但三个月干下来,我算是开了窍——做资金管理的,既得会“斤斤计较”管好家底,更得练就“纵横四海”的本事,在国际资本大潮里给公司闯出新天地。 在境外资金管理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统筹境外资金一盘棋的战略价值。为减少沉淀成本,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我每周汇总海外资金周报,时刻关注前方留存资金存量,及时与境外资金专员沟通了解不同国别的外汇管制风险和资金留存用途。 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深刻认识到汇率风险犹如隐形税负,稍有不慎便可能吞噬项目利润,从项目合同评审到项目尾工清应付账款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时刻注意汇率波动风险。为守住资金安全的底线,我围绕“减少资金错配、压缩货币转换链条、严控当地币存量”三大原则,构建起全生命周期的汇率风控闭环。在全球化资金管理中,真正的价值创造不在于简单管控存量,而在于构建"看得清、调得动、管得住"的全球资金神经网络,让每一笔海外资金都成为驱动战略落地的神经元。 启航:向多瑙河进发践行中国财务智慧 前段时间,我看到财务资金群里发了一条通知:“塞尔维亚贝尔格莱德地铁项目亟需具备有经验的财务人员,关于上述岗位有意愿的同事请与我联系。” 我主动提出了外派请求。在办公室闷头干了一年,我早就憋着一股劲儿——不能只当个“纸上谈兵”的会计,得去真刀真枪的战场练练!我想站在离地缘政治博弈最近、多边金融机构协作最密、属地化合规要求最严的战场淬炼,把自己锻造成一个能搞定跨文化财务、玩转多币种资金、精通全周期税务的财务达人。 站在2025年的门槛回望,我的财务人生已悄然完成三次跃迁:从执行者到策划者,从守成者到开拓者,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在市政集团这片沃土上,每个财务数字都在诉说中国企业的全球化故事,每张资金报表都在勾勒“一带一路”的金融地图。而我,将继续以“全球司库”的担当,在多瑙河畔书写属于中国财务人的精彩篇章。 当个人奋斗融入国家战略,小岗位也能撬动大时代;当专业价值赋能全球发展,小数字也能谱写大文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征程中,中国财务人正以“管好世界钱袋子”的担当,在地球村里书写着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彩篇章。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