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斯坦输电线路项目接受《中国日报》采访 |
||||
|
||||
近日,《中国日报》对乌兹别克斯坦输电线路项目进行采访报道。 采访中,项目负责人将其描述为“一带一路”倡议下一个“小而美”的工程。他表示,这一项目以科学的设计、高效的施工、生态的理念以及务实的成果,展现了中国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独特优势。 这一项目不仅仅是一次技术输出,也在环境保护上具有深远意义。项目负责人介绍,建设过程中,施工团队聘请当地的环境和鸟类专家,全面评估线路对生态的影响。在鸟类繁殖季节,施工严格避开栖息地,并为工人提供保护生态环境的培训。正是这些细致入微的考量,使得项目在生态敏感地区建设中做出了表率。 项目助理兼翻译索比特·米尔扎耶夫在采访中称赞了中国团队的严谨和专业精神。他表示,这一项目不仅为他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也让他见证了一个高标准国际合作项目的完成。他补充道:“项目完成后,必将提升乌兹别克斯坦电力传输效率,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同时也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组成部分,这个“小而美”的项目不仅优化了乌兹别克斯坦的电力基础设施,还深化了中乌两国的合作关系。它以其高质量的建设和深远的社会经济意义,诠释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全球范围内的务实价值,为区域可持续发展作出了贡献。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