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质量月”为契机 迈向“品质科创”新高度 |
|||||
|
|||||
在全国“质量月”活动深入开展的浓厚氛围中,山东公司淮北科创加速器项目紧紧围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主题,策划并启动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质量专题活动。项目坚持以“品质科创”为引领,通过强化意识、完善体系、严格管控等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工程质量整体水平,推动质量管理各项工作向纵深发展,为打造精品工程、树立行业标杆奠定坚实基础,以实际行动积极响应质量强国战略的号召。 体系筑基 文化引领 项目部从系统性、全局性角度出发,将完善质量管理体系视为保障工程品质的核心基石。通过建立健全覆盖技术、管理、人员和资源等全要素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部门、各岗位职责,并动态调整优化,确保持续适用。项目重点修订了《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程序》《防水工程施工验收标准》《钢结构安装质量控制要点》等关键作业文件,进一步理顺管理流程,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在体系运行过程中,项目部建立了周质量例会、月质量分析会制度,定期评估体系运行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完善。同时,项目部还引入了数字化质量管理平台,实现质量数据的实时采集、分析和共享,提高了质量管理的效率和精准度。 在体系建设的基础上,项目部大力培育“质量第一”的文化氛围。通过在现场主要通道、施工区域悬挂宣传横幅、设置质量宣传专栏等方式,营造了浓厚的质量文化氛围。项目组织全体管理人员及班组长观看专题课程进行质量培训,并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各项活动总参与人数达120余人次,合格率达到100%。针对安徽省地区常见的质量通病,项目总工亲自组织开展专项培训,通过大量现场实例图片,深入剖析了主体结构裂缝、屋面渗漏、外墙保温等质量问题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部创新采用“文字+现场样板”相结合的三级技术交底模式,在施工现场专门设置了样板展示区,包括钢筋绑扎、模板支撑、砌筑、抹灰等多道工序样板。每个样板区都设置了二维码,施工人员扫码即可查看详细的技术标准和操作要点。这种直观的交底方式使抽象标准变为具体参照,极大提高了交底效果。此外,项目部还制定了明确的质量奖罚制度,每月开展“质量标兵”评选活动,充分调动了参建人员的质量创优积极性。 过程严控 成品精护 在质量管理实践中,项目部牢固树立“质量是干出来的”理念,将管控重心前移至施工全过程。在原材料把控方面,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考核机制,对主要材料的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评估。项目实行驻厂监督制度,派遣质检人员常驻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对原材料质量、配合比执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材料进场时,由多部门共同验收,严格查验质量证明文件,并按规定进行抽样复试,对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行退场处理,有效杜绝了不合格材料的使用。 在过程质量控制方面,项目部推行质量责任终身制,为每个分项工程制定详细的质量管控流程图,明确各环节责任人。严格执行“三检制”,上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得进入下道工序。质量检查人员每日进行巡视检查,对关键工序实行24小时旁站监督,并使用先进检测设备,加大实测实量频率和覆盖面。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每周召开质量分析会,对发现的质量问题深入分析原因,制定纠正措施,并跟踪验证实施效果。 同步实施的成品保护是守护劳动成果的关键环节。项目部制定了详细的《成品保护专项方案》,根据工程特点将现场划分为若干个责任区,实行分区管理。通过合理规划施工顺序,尽量避免交叉作业,从源头上减少成品损坏的可能。对已完工的工程实体,采取覆盖、包裹、遮挡等有效防护措施,并组建专门的成品保护巡查队,每天进行检查,发现损坏立即追责并修复。通过这些措施,一期工程成品得到了较好保护,显著提高了交付质量。 专项治理 长效提升 “质量月”期间,项目部深入开展质量问题自查自纠和专项检查活动。成立了由项目经理带队,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质量检查小组,每周组织综合检查,每月开展专项检查。特别是在对5号动力车间屋面钢筋施工质量的专项检查中,使用专业检测工具对各项指标进行全面检测,对不合格点立即整改并复检,确保问题彻底解决,合格率达到100%,顺利实现钢筋隐蔽工程验收。 通过质量专题会议,项目部深入剖析典型问题。针对混凝土表面气泡问题,通过调整配合比、改进振捣工艺等措施提升观感质量;针对抹灰空鼓问题,强化基层处理和工序检查。使每个问题都制定详细整改措施,明确责任人、时限,并跟踪验证,形成管理闭环。 在专项治理的同时,项目部更加注重长效机制的构建。建立了质量责任追溯制度,为每个分项工程建立质量档案,实现质量责任可追溯;完善质量考核激励机制,将质量指标与绩效考核挂钩;积极推动质量创新,鼓励员工提出改进建议。下一步,项目部将联合各参建方持续开展质量活动,邀请质监站专家参与关键工序验收,借力外部监督提升管理水平,将“质量月”成果转化为日常管理标准,实现质量管理与项目履约的深度融合。 淮北科创加速器项目以本次“质量月”活动为契机,不仅显著提升了现场实体质量和全员质量意识,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夯实了质量管理的基础,构建了更加严密有效的质量管控体系。项目部将继续保持对质量工作的高度重视,将质量要求内化为每位建设者的自觉行动,将工匠精神融入每个施工环节,努力打造精品工程、示范工程,为公司和地方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