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战酷暑 以“热”护航保平安 |
||||
|
||||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热浪如潮般席卷大地。太阳像一个巨大的火球,炙烤着每一寸土地,施工现场更是如同一个巨型“蒸笼”,空气中弥漫着燥热的气息,仿佛连风都带着滚烫的温度。为保障项目施工者的身心健康,确保项目建设在高温天气下稳步推进,山东公司淮北科创加速器项目以“战高温、保安全”为主线,全面启动“清凉行动”,通过送清凉、调时长、强演练、勤培训四大举措,构建起“人防+技防+机制防”的立体防护网,为项目高温季节施工按下“安全加速键”。 情系一线送清凉,科学调时避酷暑 “师傅,来碗绿豆汤,先降降温!” 清晨六点半,当多数人还在睡梦中时,后勤保障组的工作人员已推着“流动冰箱”穿梭在各作业面。他们额头布满汗珠,却热情地将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矿泉水、风油精等防暑物资送到每一位职工手中,让这份“冷链关怀”直达现场施工最前沿。 项目部还在现场设置多个“清凉驿站”,供职工随时歇脚纳凉。驿站内不仅备有饮水、绿豆汤、毛巾、藿香正气液等物品,还配备了桌椅、体温计等便民设备,既解酷暑之急,又显贴心关怀。同时,项目领导班子走进各作业面,将毛巾、水果、饮料、应急药品等慰问品递到职工手中,反复叮嘱“天热别硬扛,身体是本钱”“有不适随时说”。朴实的话语让大家倍感温暖,不少职工擦着汗说:“领导惦记着我们,再热的天也能咬牙坚持!” 高温下的守护,不仅在于“物”的保障,更在于“时”的科学安排。项目结合当地气候特点与作业节奏,推行“早起、午休、晚开工”的弹性机制,避开中午高温时段连续作业,从时间上降低中暑风险。 为确保调时不影响进度,项目部同步优化施工组织与资源配置,统筹人员、机械、物资调度,保障施工质量与进度双稳定。针对特殊工序或工期紧张的关键节点,灵活采取“穿插作业+夜间施工”模式,通过合理安排夜间加班、推进工艺优化等方式,化解高温带来的施工瓶颈。 “这种时间调整不仅改变了工作时间表,更重塑了生产节奏。”职工避开“最热时”,工作状态明显改善,效率有效提升,减少了高温导致的体力透支与安全隐患,实现了“人机环境”在高温下的动态平衡,让施工在酷暑中依然有序高效推进。从物资保障到时间优化,项目部用实实在在的举措,让高温下的施工既有温度又有效率,为建设者撑起“清凉保护伞”,也为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演练巡查双加码,应急防控更精准 “高温难耐,安全更需‘加码’。”施工时间的调整,也对现场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项目在关键区域增设照明设施,加强夜间安全巡查,同时强化班组夜间施工安全交底,确保夜间施工的安全可控、有序进行。项目还积极推动应急演练与隐患排查常态化,将“安全链条”拉得更紧、织得更密。 项目结合气象预警等级和作业强度变化,组织开展针对性应急预案培训与场景演示,重点强化各施工班组、管理人员对突发情况的应对能力,确保人人知职责、处处有预案。在此基础上,项目坚持“以练为常、以练为战”,在夏季高温期间定期开展专项安全活动,通过集中教育、应急讲评、实操演示等方式,把“纸上的预案”转化为“脚下的反应”,提升全员安全防范意识和快速响应能力。 针对高温作业期间作业人员易中暑、电气设备易发热、极端天气频发等典型风险,项目部以“查得早、练得实、防得住”为原则,双管齐下,不断强化应急演练与现场巡查的深度融合,着力构建快速反应、闭环管控的高温应急体系。除了“演练加压”,项目还开展多轮高温季节安全生产隐患排查,重点针对高空作业、电气线路、防护设施、防暑物资配备等方面,实行“日检查、周复盘、月总结”机制,推动隐患排查从“全面覆盖”走向“精准治理”,实现由“防风险”向“控风险”的实质性转变。 与此同时,项目进一步加大现场安全巡查频次,实行每日多时段动态巡检,重点围绕高温作业点、电力设备、高空临边、通风降温设施、防暑物资配置等关键区域开展“拉网式”“无死角”检查。对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制定整改措施,责任落实到人,整改闭合到位,真正实现问题不过夜、风险不积压。项目还同步启用全方位监控系统,依托主控平台对现场重点部位实现实时画面回传与远程监管,及时掌握人员分布、作业行为、遮阳降温设施布设等关键指标,提升了高温作业环境下的可视化、智能化监管能力,为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提供了坚强支撑。项目通过“应急演练+日常巡查+远程监控”三位一体的安全保障体系,实现了从“人工盯守”向“预警协同”的转变,在酷暑中筑牢了每一道安全防线。 晨会培训常警醒,安全理念入脑心 “再忙,也要把安全早班会开‘满格’”。面对持续高温天气带来的作业风险,项目将“安全教育”关口前移,把每日早班会作为落实高温防范、提升员工防护意识的“第一课堂”。项目坚持“十分钟+三提醒”模式——每日开工前10分钟,由项目部值班人员和工区负责人进行安全技术交底,用十分钟定心神、强意识、促行动,让“安全帽”不仅戴在头上,更戴进每一位员工的心中。 项目部还制定了高温期间专项班前教育机制,要求各工区每天“班前必讲、安全必提、防暑必说”。每次班前会由作业负责人组织召开,安全员、工长共同参与,对当日施工内容、天气情况、作业风险、临时调整等内容进行通报,坚持“三讲三提醒”制度:一讲天气变化,提醒工人关注温度、风速、雷电等异常气象,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二讲作业风险,对高处作业、电焊施工、设备运转等重点工序进行作业前交底;三讲应急处置,再次普及中暑症状识别、避暑操作规程及紧急联络方式。通过简明的语言、生动的案例和反复的强调,强化员工对高温施工环境下安全防范的敏感性和应对能力。尤其是针对新入场人员和外包班组人员,项目还设有“晨训+复训”机制,确保关键知识“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 一句叮嘱胜千言,一次提醒保平安。正是这一场场“有温度”的早班会,将“思想防线”筑在开工之前,把“安全警钟”敲在事故之前,让“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我会安全”,使安全意识像防晒霜一样每日涂抹、层层渗透,让每一位现场员工都能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为项目在高温施工期间的平稳推进提供了坚实的思想保障和制度支撑。 炽热考验的是气温,更考验管理智慧和责任担当。从送清凉的人文关怀,到错峰施工的科学调度;从应急演练的精准防控,到早班会的持续赋能,科创加速器项目用一串串扎实举措诠释了“战高温、保安全”的深刻内涵。高温仍在持续,使命亦未停歇。下一步,项目部将继续以“零中暑、零事故、零延误”为目标,迭代升级项目部“清凉行动”,不断探索更有效的防暑降温措施和安全管理方法,让每一位建设者都能在骄阳下安心挥汗、在酷暑里安全筑梦,共同书写项目夏日施工的安全答卷,为工程的顺利推进贡献力量。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