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正当时】孙文锋的成长之路 |
|||||
|
|||||
孙文锋与工程建筑行业的缘分,始于一场改变人生的选择。大学时,他毅然选择了土木工程专业,从此开启了与混凝土、钢筋为伴的求学生涯。课堂上,复杂的力学公式、建筑图纸,激发了他强烈的探索和求知欲。莫名的力量促使他整日往返于图书馆和实验室,不断地汲取工程建筑行业专业知识,为未来的工程之路奠定基石。 毕业后,孙文锋加入到水环境公司坪山项目,初入职场的他,对未来满怀憧憬。当时,他被安排负责施工现场基础测量与监督工作。在酷热的天气和飞扬的尘土中,他每天挎着测量仪穿梭于狭窄的沟槽中,详细记录着土层结构、地下水位变化和管道铺设误差等数据。 每天,他几乎都是第一个到达现场,仔细校准测量仪器,确保数据精准无误;夜晚,他在办公室里整理当天的内业资料,总结施工中发现的问题。 在一次直径600毫米污水管道施工中,因原设计未考虑地下障碍物,导致管道高程出现偏差。发现后,孙文锋连夜复核现场数据,提出增设沉泥井的解决方案,这样既保证了排水坡度又避免了返工。这段经历让他明白,任何工程容不得半点麻痹大意,必须将理论与现场实际深度结合。 随着经验的积累,孙文锋迎来了职业生涯的关键转折点——2米大管径排水管铺设。施工前期,场地勘察与准备工作便困难重重。2米的大管径排水管意味着体积庞大、重量惊人,对施工场地的承载能力和空间要求更高。在整个2米大管径排水管铺设过程中,孙文锋就像工程的“眼睛”,用精准的测量数据为施工保驾护航。 管材的运输和铺设是一场挑战。大型管材运输到现场后,孙文锋协助施工人员确定管材铺设位置。他一边指挥着起吊设备,一边紧紧盯着水准仪和全站仪,还通过对讲机不断地与吊车司机沟通,确保管材精准落在预定位置。 在管材对接过程中,他仔细测量每一个接口的间隙和高差,稍有偏差,便立即要求施工人员调整。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他的工作服,他却浑然不觉,全神贯注地盯着测量仪器。 历经数十个日夜的艰苦奋战,2米大管径排水管道终于蜿蜒成型。这条承载着城市排水重任的“地下巨龙”,每一寸都凝聚着建设者们的心血与付出,它不仅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建设者们用汗水和坚持铸就的地下丰碑。 凭借出色表现,孙文锋被项目聘任为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开始肩负起更为重要的管理职责。角色的转变意味着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作为工程管理部副主任,孙文锋深知团队的重要性。工作中,他十分注重同事之间的和睦相处,积极为新同事提供应有的帮助。他根据每个部门员工的专业特长和兴趣爱好,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并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与技巧。在他的带领下,部门成员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项目管理方面,孙文锋以身作则,始终坚持质量第一、安全至上的原则。不断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检查,确保每一个施工环节都符合规范要求。 在一次污水管道改造施工中,为了确保道路恢复的平整度和耐久性,他对路面施工材料铺设的厚度和施工工艺进行了严格把关。在施工过程中,他发现部分路段的沥青铺设厚度存在偏差,立即要求施工队伍进行返工处理。尽管这一决定可能会导致工期延误,但他认为质量是工程的生命线,绝不能有丝毫马虎。最终,通过团队的共同努力,该项目顺利通过验收。 回顾自己的成长之路,孙文锋感慨万千。从初出茅庐的新手到能够独当一面的工程管理部副主任,他付出了无数的努力和汗水,但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在他看来,每一个项目都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成长的机遇。通过不断攻克难题,积累经验,他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能力,更培养了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勇于担当的精神。 展望未来,孙文锋满怀信心与期待。他希望能够继续在工程领域深耕,参与更多具有挑战性的项目,为城市建设贡献更多的力量。他相信,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只要心怀信念,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辉煌的业绩。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