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故事】宽扎河畔引活水 非洲大地铸苍龙 |
|||||
|
|||||
非洲西南部安哥拉首都罗安达,虽西濒大西洋,坐拥宽扎河,却因人口密集、基础设施及供水系统不完善,源供水管道稀疏并老化,民众生活用水多有不便。2023年1月8日,公司承建的安哥拉罗安达融合设计的吉隆戈供水项目Q1/8/10水厂8标段破土动工的那一刻起,宛若电建人在这片非洲大地镶嵌一条“苍龙”的起始之笔,随着“铸龙”故事的发展,将彻底改写该异域濒洋拥河“望河兴叹”的历史。 本土国字号重任:扛鼎罗安达东部区域供水工程的脊梁 安哥拉罗安达国营供水公司第五供水系统(Q系统)是安国计民生重大工程,承载着区域内500多万人的饮水重任,该系统工程共计10个标段,公司承接了其中的7个标段。该项目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水处理规模最大,设计能力达每秒6.6立方米(约每日57.02万立方米),相当于国内一线城市水厂规模,建成后将成为安哥拉最大的水处理厂;二是辐射面积最广,达60815公顷,覆盖罗安达市东部区域;三是受益人口最多,超过500万人,约占罗安达总人口的一半。作为安哥拉重点民生工程,该项目受到包括总统在内的政要高度重视。 首塑“龙心脏”:十二米深基坑工程强基础 如果说把整个吉隆戈供水项目Q系统供水系统视为“苍龙”的话,那建于宽扎河沼泽地上的项目取水泵站,就是龙的头部。从取水泵站通往水厂的原水管线,就是龙脉。24米地上地下两层的二级送水泵房就是龙的心脏。原水处理系统、加药系统、反冲洗系统、脉冲澄清池、V形滤池,污泥处理系统和配套设施等就是龙的其他脏器及消化系统。 作为“龙的心脏”的水厂二级泵房等关键区域施工,自然也就成了项目整个施工计划中的首要任务。泵房区域为深基坑作业,面对雨季施工与危大深基坑开挖工程双重考验,项目部制定深基坑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后严格执行,基坑开挖“分层分区”,边坡支护挂网喷浆同步跟进。施工过程中遇突降暴雨天气,项目部干部职工齐上阵,身披雨衣,脚踏雨靴,投入多台大功率水泵进行24小时不间断强排,有效控制作业面水位,有效排除基坑积水坍塌风险。历时38天,开挖55197方土方的12米深基坑在雨季中高效完成。 智造破困局:沼泽地上“镶龙头”,宽扎河岸“插神针” 项目“龙头”(取水口)临河而建且部分区域位于沼泽地之上,施工区域存在最大深度超30米的淤泥质土,是施工中的重难点之一。如何在现有条件下,进行软基处理,定住淤泥和横向承压水,考验项目团队的协作与智慧能力。为此,项目团队在各方面专家指导下,开展基础覆盖层动力层研究与试验工作,在多目标协同地基处理方案设计、局部涵岩沼泽地软基处理全链条防控关键技术。 反复研讨、验证后,智能振冲施工与质量实时管控成套技术等方面在安哥拉取得新突破。在本地域采用钻孔灌注桩、振冲碎石桩、高压旋喷桩、抗拔桩四种类型桩相结合的软基处理方案。下桩过程中,实行首件制,以首件桩成功灌注经验为鉴,持续严格落实施工方案,规避动态生产过程中随时产生的质量、安全等隐患。 目前,这几千根桩就像“定海神针”,被我们的现场施工技术人员规规矩矩“定”在了取水口。沼泽地处理后复合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10千帕,总加固面积达6176平方米,为后续成功镶嵌“龙头”提供了基础保障,也对类似复杂地质条件下的水电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以先进技术为引领,统筹推进各系统一体施工 吉隆戈供水工程规模宏大,工艺先进复杂。从水源地的精挑细选,设备工艺的严格把控,到输水管道的铺设,甚至细化到每一根钢筋的绑扎,每一步都凝聚设计与建设者才智与心血。 项目采用了先进的BIM建模技术,通过BIM模型动画展示,在建设过程中可提前预演项目最终的成型效果,利于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协调和推动。原水处理系统、加药系统、反冲洗系统、脉冲澄清池、V形滤池,污泥处理系统和电器配套设施等,这些庞杂的“龙脏器及消化系统”,提前通过BIM技术进行碰撞检测,预见性验证设计图纸和工艺过程的合理性,避免了施工过程中因技术偏差实物造成的临时性停工和返工。 如果说技术攻坚是“破题之道”,那么设备物资调配,就是让图纸落地、计划落实的“成事之基”,难在“同步”二字。一个多国协同、多边标准、多线并进的立体工程体系,必须拧成“一股绳”。 水处理工艺设备、球墨铸铁管等施工所需主材面对跨国长距离海运物流与属地协调等多重考验,任何环节的卡顿都可能导致全链断节。项目部携参建各方发挥主观能动性,建立起“总部—区域—现场”三级统筹机制,打通设计、采购、物流、施工等全链条,实现资源精准投送、环节无缝衔接;高效组织跨境供应链,搭建覆盖各合作方通关与运输网络,实现设备“零滞留”进场;实施“分段、分区、分专业”作业策略,统筹原水管线球墨铸铁存放、埋设施工,确保各工序高效协同、同步推进。 为确保跨丘陵、临沟壑、穿沿街、过公路的12.5公里的“龙脉”原水管线安全高效施工,项目部建立严格的施工管理体系,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时间表,将各项任务分解到每一天、每一个班组、每一个人。建设者对照“时间表”和“路线图”,将“不可能”变为“一定能”。同时,项目部从技术、进度、质量、安全四个维度实施穿透式管理,加强现场监管,从“人、机、料、法、环”等方面开展辨识和预控,过程状态评价、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各个环节有序推进,打破了专业传统模式的束缚,建设稳步迈入了“快车道”。 汇集各方力量,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作为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的龙头企业最前沿的一个战斗堡垒,项目部积极参与当地公益事业、推进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讲好中国故事、中企故事,争做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中安友好的使者,树立央企在安良好形象。 项目部积极响应当地政府号召,义务参与修路送水、清理垃圾、社会捐助等公益活动,践行央企社会责任、彰显责任担当。项目在履约过程中积极吸纳当地雇员,创造就业岗位1000余个,培养了安全员、测量员、电焊工、修理工、设备操作工等技术人才170余名。当地雇员和电建人一路同行,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感受着家乡逐步变化所带来的喜悦。 2024年,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商会组织的“海外风采营地展示”活动中,吉隆戈供水项目主营地从28家企业的45个项目营地中脱颖而出,被评为“2024海外工程示范营地”。同年,项目在电建股份公司国际工程履约评价中,从41家子企业的493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2024年度各海外区域总部履约评价得分排名前百分之五”的国际工程承包项目。 奋进新征程,逐梦安哥拉。目前,吉隆戈供水项目施工紧张有序,即将迈入冲刺阶段,“苍龙”已初具雏形。电建工匠们肩负着罗安达市民对充足、安全用水的殷切期盼,正以坚定的步伐,向着最终“画龙点睛”的时刻勇毅前行,携手奔赴更加美好的明天。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