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坠落应急演练 筑牢安全生产防线 |
|||||
|
|||||
为进一步强化项目全员的安全红线意识,切实提升高处坠落事故的实战处置能力,全面检验项目应急响应机制的科学性与高效性,日前,山东公司淮北科创加速器项目联合淮北煤化工基地管委会建设局和项目监理单位组织开展了2025年高处坠落应急演练活动。此次演练由项目部统一部署、周密组织,真实还原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情境,全流程检验了“发现—响应—救援—善后—调查”各环节的实战能力,为项目安全生产再添一道坚实屏障。 精心筹备,演练场景“沉浸式”布设 “安全生产,预防为先。”为确保此次演练贴近实战、贴合项目、贴实现场,项目部成立了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演练筹备小组,历时两周完成策划与预演工作。筹备期间,小组结合项目外架搭设实际作业场景,在脚本中特别设置了“个人防护用品误用”“应急通道堵塞”等典型隐患场景,模拟施工时坠落的场景。 在演练正式开始前,项目提前设立背景墙、指挥台、导向牌和音响设备,搭建出符合实际施工情境的演练空间,现场布设严格遵循“三贴近”原则:真实还原施工现场环境,采用标准的盘扣式脚手架搭设2层作业面,假体模特穿戴真实的安全防护装备,医药箱内配备创伤急救包、颈托、止血带等专业急救物资。安全部还特别制作了“安全风险源辨识”展板,标注动火作业、模板及支撑体系等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供观摩人员学习。 演练当天上午9:30前,全体参演人员、观摩人员准时签到到位,相关领导也陆续抵达,确保现场组织有序、责任明确。9:45分,主持人在致辞中强调:“本次演练不是‘表演’,而是要让每个人都经历一次‘安全压力测试’,真正把应急流程刻进脑子里。” 联动有序,处置闭环“全链条”覆盖 十点,项目经理向演练总指挥汇报准备情况后,随着“开始”指令下达,一场突发“事故”骤然打破施工现场的平静。 “报告班长,2层防护高度不够,需立即加高外架。”在日常作业背景中,外架班组接到施工任务。外架工李四在作业过程中未正确使用安全带,因踩空从脚手架上坠落至地面,造成昏迷、腿部受伤出血。险情突发,班组长立即组织初步救援并拨打120,同时第一时间向项目应急办公室报告。项目部应急办公室主任迅速上报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后者随即果断下令启动项目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Ⅱ级响应,通知安全总监芦凯赶赴现场并组织救援工作。 随着报警器响起,各应急小组火速响应。现场救援组、专家技术组、后勤保障组、善后处理组、事故调查组依令集结,各司其职、迅速行动。救援现场,安全员第一时间设立警戒区域,疏散无关人员,维持现场秩序。专家技术组踏勘现场,判断救援通道无法直接通行,迅速制定开辟临时通道的应急方案。现场救援组紧随其后,清理障碍,协助医护人员展开紧急救治。 在短短数分钟内,通道打通,120救护车进入现场,完成对伤者的转运。此时,项目部委派专人随车前往医院,密切跟进治疗情况。后续反馈显示,伤者已苏醒,脱离生命危险.与此同时,善后处理组与伤者家属取得联系,安抚其情绪,并对接保险公司处理理赔事宜,确保工伤处置不留死角;事故调查组拍照取证,详细记录事故发生的过程、人员操作行为、安全措施落实情况,为后续事故原因分析与责任认定奠定基础。在统一调度下,应急指挥长对所有应急小组逐一听取情况汇报,最终确认事故现场已安全处置,相关工作稳妥推进。10:30,应急指挥长宣布本次高处坠落应急演练圆满结束,现场恢复生产秩序。至此,本次紧张有序、注重实效的高处坠落应急演练,圆满展示了项目“实战演练-漏洞溯源-总结提升”的闭环管理模式,为项目的安全生产管理注入了更强的韧性与保障。 总结提升,安全意识再上新台阶 演练结束后,在项目演练总结会上,项目安全总监在全员总结中强调:“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始于防护细节的疏漏,而高效的应急处置依赖于标准化体系与常态化训练。”他以演练中的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个体操作规范”与“系统应急能力”的关联性,指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必须实现从“事后补救”到“事前防控”的思维转变。项目经理在总结中进一步强调:“此次演练不是安全管理的终点,而是构建‘全员责任体系’的新起点。”“当李四‘坠落’的瞬间,考验的不仅是救援流程,更是整个项目对‘生命至上’理念的践行深度。”“安全管理没有旁观者,”他最后强调,“只有让每个安全帽下都装着‘应急思维’,才能真正筑牢科创加速器项目的安全基石。” 普通工人刘师傅的感慨成为全员意识转变的缩影:“当看到模拟血液浸透工装时,才真正理解‘安全带就是生命线’的含义。”此次演练也在实质上构建了“实战检验-问题溯源-体系升级”的安全管理闭环。通过此次演练项目不仅通过改进措施夯实了硬件基础,更通过“体验式教育”唤醒了全员的安全自觉。这种从“被动执行”到“主动担当”的意识跃迁,正推动项目安全管理向“本质安全”迈进。 长效机制,构建安全管理生态圈 “本次高处坠落应急演练不仅是对项目应急机制的一次全面体检,更是一场全员安全意识的深刻洗礼。”正如淮北市煤化工基地管委会建设局观摩领导点评:“该演练实现了‘三个突破’——突破了传统演练的脚本化模式,突破了部门协作的壁垒,突破了‘重救轻防’的思维定式,为园区建筑施工领域提供了可复制的应急管理模板。” 安全管理没有终点,只有连续的起点。科创加速器项目将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全员安全责任体系,常态化开展应急演练、技能培训、事故复盘等活动,构建从制度到现场的闭环管理体系。目前,项目已形成“三位一体”安全防控模式:一是系统化岗前教育,对所有新入场及转岗工人进行强制性安全规范、风险辨识及应急知识培训,考核合格方能上岗;二是实效化每日早班会,班组每日开工前召开短会,结合当日具体任务开展“风险预知”活动,明确隐患点及防控措施;三是标准化工作前检查,作业人员开工前严格执行“个人防护装备穿戴检查”与“作业环境安全条件确认”双签制度。 项目部将继续压实安全责任,提升本质安全水平,以实际行动筑牢“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基石,用演练“练”出硬功夫,用制度“织”牢安全网,以实际行动诠释“生命至上、安全发展”的理念,筑牢项目施工最坚实的安全底座,为公司安全高效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做贡献。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