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正当时】凤栖梧桐志在行 |
|||||
|
|||||
凤兮凤兮,非梧不栖;士兮士兮,非志不立。以澄明之心立正志,以无畏之姿赴山海,方不负青春正当时。 初临沃土,立鸿鹄志 2022年7月,入职培训的帷幕落下,我怀揣憧憬,踏入了太原武宿机场市政道路项目部。奔赴项目的路途上,与项目经理的一席谈话,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职业航向,更坚定了我的选择。 “小伙子,你是咱项目第一个‘五二〇’,学什么专业的?”“采矿工程。”担心专业不对口,我连忙补充,“硕士研究方向是地热能新能源和新型储能技术,但工程实践和管理也是我学习的重点。”他笑着点点头:“专业背景很有特色!咱们这个机场市政道路项目,是公司今年的头号重点工程,体量巨大、涵盖面广,从路基路面到综合管廊,几乎囊括了市政工程的所有核心要素。这正是锤炼真本事的绝佳平台!把它从头到尾扎扎实实干下来,积累的实战经验会成为你未来驰骋市政领域的坚实根基。” 眼前这个市政工程项目,正是我将知识转化为实践、解决城市发展需求的最佳战场。从复杂的地下管线协调到高标准的路面施工工艺,每一项都是对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的考验。一股强烈的信心油然而生,在这片充满挑战的工地上淬炼成长,必将为未来在更广阔的市政天地里施展抱负打下最牢固的基础。那一刻,一个清晰的职业目标在我的心中扎根:誓要在电建市政工程领域深耕细作,成为一名能啃硬骨头、善打大仗硬仗的技术与管理骨干! 扎根一线,步履铿锵 初到项目部,熟悉图纸和方案两周后,我便跟随现场队长投身火热的一线。十月中旬,跨线桥顶板钢筋验收合格,为抢抓进度并利用夜间施工优势,决定连夜浇筑箱梁主体混凝土。队长关切地问我能否顶住夜班:“哥,在学校做不间断实验时,熬通宵是常事。平时绑钢筋、支模板都挺过来了,今晚浇筑完,这道工序才算圆满收官,我心里也踏实。”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夜幕下,两台泵车如钢铁巨人般矗立桥侧,长臂刺破苍穹,在月华笼罩中勾勒出银白色的机械之心。第一车混凝土倾泻而出,灰白的浆流在钢筋网格间奔涌,振动棒的嗡鸣顺着模板传来清晰的震颤。我蹲守在模板接缝处,借着手电光仔细检视是否漏浆;不时巡查桥下支架、顶托,确保稳固无虞。 随着浇筑进行,我每隔半小时检查一次混凝土的凝结情况,记录环境温度和湿度,监督工人按规范振捣。但到了凌晨三点,困意开始像潮水一样一阵阵袭来。“小杜,来杯咖啡提提神。”队长递过来一个保温杯,“这个点最难熬,再过一小时就好了。”接过杯子,滚烫的液体顺着喉咙流下,苦涩中带着一丝甜味。抬头望着夜空,发现星星比城市里看到的要多得多。 在经过连续十个小时的浇筑后,最后一车混凝土的补方完成。此时,东面天空泛起蟹壳青,我不自觉地向覆盖在混凝土表面的塑料保温膜摸去,掌心传来细微的颤动——水泥在水化反应中发热、膨胀,像一颗正在成型的心脏。远处早班郑太高铁呼啸而过,车窗灯光连成金线,缝合了夜幕与晨光的裂口。 学以致用,巧解难题 在工作之余,我喜欢读一些参考文献,复刻别人论文里的代码、模型,学习一些国内外优秀工程案例做法。未曾想,这份积累竟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 在施工某一联钢箱梁最后一跨时,由于上方存在高压线,导致履带吊无法正常吊装作业。“220kV电力线路距地面高度为20米,施工作业期间,必须与220kv电力线路保持的净空距离最小为6米,钢箱梁高度为2米,钢箱梁顶面距地面高度为10米,钢箱梁节段从地面吊起旋转的最大角度为43°……”项目总工把激光笔指向三维模型说道。一连串数字在空气中碰撞出火花,这意味着原定从下方吊装的方案会有很大的风险性。 当时,我在做钢箱梁焊缝无损检测的一个数学模型,在无意间看到“钢箱梁滑移”等字样的参考文献。于是,就像是打开新大陆一样,我开始搜索“滑移施工;结构响应;钢箱梁”等关键字,并结合本项目自身特点,自己先建模梳理了一遍。由大桩号向小桩号滑移,涉及仰顶,随着钢梁的向前推进,钢梁的受力体系不断变化,支撑点位置移动、悬臂长度增加、截面弯矩正负交替;由小桩号向大桩号滑移,涉及小半径曲线箱梁滑移,反力分布不均,会导致弯矩分布畸变,引发局部塑性变形或临时支撑失效;支垫高度动态变化的主控因素为临时墩差异沉降累积偏差…… 在与项目总工程师深入讨论后,确定采用液压爬行器滑移工艺进行该处施工。并编写了《机场高架桥钢箱梁第三十四联滑移、安装专项施工方案》超危大方案。专家论证会当天,五位省级专家坐镇。我将专项施工方案的工艺原理及施工要点进行了详细的汇报,针对专家提出的质询问题进行了细致的解答,最终该专项方案顺利的通过了专家论证。 在进行钢箱梁滑移施工过程中,我在现场进行全过程盯控,时刻关注着滑移过程钢箱梁每次的位移量和滑移到位后位置的准确性,经过三个小时的不间断滑移,钢箱梁精准无误的到达了预定位置,从而有力的验证了专项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也把理论研究落到了实地。 持志笃行,静待花开 我仍然记得曾经参加四川大学校长谢和平院士在学术报告上所讲的一句话:“人与人最小的差距是智商,人与人最大的差距是坚持”。为了不负自己曾经立下的少年青云志,只能是坚持不懈地提升自己的修养和情怀,使自己不断地壮大。 志正则邪不可干,心静则事不能扰。谋定方向,便当全力以赴;拼搏由己,功成任天。在这片充满挑战与机遇的热土上,我将继续以澄明之心立正志,以无畏之姿赴山海,在实践的熔炉中淬炼真金,让青春在祖国基建事业的壮阔画卷上,留下坚实而闪亮的印记!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