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一线员工】退伍不褪色 立岗建新功 |
|||||
|
|||||
他曾经是一名身着戎装的战士。在军营岁月里,以青春和热血为笔,书写着对祖国土地安全的守护篇章。如今,他脱下军装换上工装,凭借专业知识和强烈担当,构筑起项目安全防线。 自2014年参加工作起,以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带着十足的工作干劲,秉持着团结务实的工作风格,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项工作,全身心扑在岗位上。他就是山东公司济南片区第二党支部书记兼济南地下空间项目安全总监——王青乐。 身着戎装保家卫国 2007年12月,王青乐怀揣着保家卫国的壮志豪情,登上了开往部队的列车。那一刻,他仿佛一只振翅欲飞的雄鹰,踏入了绿色军营这所“大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新兵连的那段时光,是一场汗水与毅力之间的激烈博弈。每日清晨,第一缕阳光还逗留在山的那边,急促的哨声便如催征的战鼓,刹那间将新兵们从睡梦中惊醒。进行负重长跑训练时,肩上沉重的沙袋好似有千钧之力,不断拉扯着他,企图让他停下脚步。但每到这个时刻,班长响亮的口号声就如同激昂的战歌,身旁战友们坚毅的神情恰似一面面飘扬的旗帜,给予他无尽的力量。他紧咬着牙关,在心底不断给自己打气:“一定要坚持,我是一名军人!” 就这样,在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的历程中,他如同破茧而出的飞蝶,顺利完成了从普通青年到合格军人的重要转变。下连之后,他成为一名警卫战士。在警卫部队里,有这样一句常被提及的口头禅:“警卫之事无大小,桩桩件件皆关政治。”警卫岗位从外表看,或许平凡又不起眼,但实际所肩负的责任却如泰山般沉重。无论是炎炎烈日如同熊熊燃烧的大火球,将大地炙烤得滚烫,还是凛冽寒风好似锋利的刀子,一下又一下地割着人的脸颊,他都始终像一棵坚韧不拔的青松,稳稳地伫立在岗位之上,尽职尽责。 在部队的日子满是艰辛,每当他萌生出放弃的念头时,心中“掉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坚定信念,就如同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前路,支撑着他咬紧牙关、继续坚持。正是这段充满磨难与锤炼的时光,让他拥有了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五年的军旅时光,恰似一座炽热的熔炉,让他真切领悟到“责任”二字所蕴含的深刻意义,无论身处何种岗位,倘若缺乏责任心,工作必然难以出色完成。 责任在肩“无往不胜”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从2014年3月他踏入烟台金山湾项目,开启安全管理工作至今,已然过去了11个年头。 初到项目时,项目领导找他谈话,那些话语至今仍在他耳边回响:“你当过兵,文化程度可能不算高,专业技术方面也不太熟悉,就先去负责安全工作吧。”当时,他的脸“唰”地就红了。在办公室同事的带领下,他来到了项目安全环保部。一进办公室,就看到安全环保部主任正低着头整理内业资料。他急忙走上前,问道:“领导,我的工作内容是什么呢?”主任头都没抬,顺手拿起一本公司管理制度递给他,说道:“把这本制度学明白,就知道该干啥了。”他接过书,刚翻了几页,就觉得脑袋发懵,完全摸不着头脑,真真切切是从零起步。 刚接触安全岗位工作没多久,他就吃了个教训。有一次去验收卸料平台,他因为安全知识学得不够扎实,心里头没个准数,真到要准确说出整改标准的时候,却怎么也表达不清楚。结果呢,工作就这么卡住了,推进不下去。打那以后,他在心里头给自己敲响了警钟,暗暗发誓:“以后可不能再在这样的事儿上犯迷糊、出岔子!”也就是从这时候起,他养成了每天雷打不动的习惯:学安全规范、到施工现场转悠、排查安全隐患、认真记笔记,还经常总结经验教训。 从那之后,不管是毒辣的太阳烤着大地,还是狂风暴雨肆虐,他都雷打不动地出现在施工现场巡查。他骨子里带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一边主动向经验丰富的前辈虚心请教,抓住一切机会努力学习,还查阅各种安全制度和规范;一边一头扎进施工现场,想在实际工作中把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随着工作经验的持续累积,他脚踏实地、稳扎稳打,逐步迈上了管理岗位。担任安全总监后,他主导构建了“全员安全生产网格化管理体系”,这一体系宛如一张精密的大网,将安全责任逐层细化、落实到位。在这一过程中,他有了深刻地感悟:安全绝非单纯的技术问题,它更是一种文化,是全体人员共同参与的责任体系。 在担任济南片区第二党支部书记期间,在公司党委的正确指导与带领下,支部精心打造了“安心 保生产”这一重点项目党建品牌。在支部所属的各个项目中,他们设立了党员责任区,组建了党员突击队,还设立了党员示范岗。他们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引领效能,推动党建工作与安全生产工作深度融合,仿佛为项目的安全生产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线,为项目安全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这11年里,他从未停止过努力的步伐。如今,他顺利获得了注册安全工程师、二级建造师(水利)等相关专业证书。不仅如此,他还连续两年被市政集团评为2023年度优秀共产党员、2024年度先进生产工作者。一路走来,他付出了诸多汗水,也收获了满满成果,但他对安全事业的敬业与奉献精神,始终未曾改变。 挑起大梁做“安全先锋” 从热血军营投身到企业之中,从个人的不断成长到团队的齐心奋进,他始终秉持着这样的信念:安全,是对生命的敬重与守护;匠心,是对事业的执着与坚守。 退伍之后,他把在部队养成的雷厉风行、执行有力的做事风格,还有保持干净整洁的好习惯,都带到了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他每天都会去工地巡查,并且严格要求现场材料要摆放整齐,做到“工作结束、材料用完、场地干净”,给工人们创造一个干净又安全的施工环境。 王青乐在地下空间项目施工现场开展早晨巡查工作时常说:“咱们做安全管理工作的,得腿脚勤快点,多到现场各处走走;脑子也得勤快,多琢磨潜在的安全问题;嘴巴不能闲着,得多跟大家强调安全事项;手也别懒,发现问题就得及时记录处理。平时在现场就得反复查看、细致排查,从每个小地方、小细节入手,把安全工作抓实抓好。”在地下项目的建设期间,王青乐在安全管理方面积极探索、大胆革新。他依据不同施工阶段所面临的安全难题,独具匠心地提出并推行了一系列具有特色的安全举措。“想把安全工作干好,光靠多去施工现场转悠可不够。现场排查隐患不过是基本操作,安全教育、制定安全管理方案,还有各类应急预案的编写,这些工作都得用心去钻研。” 在他看来,“勤”是一个合格安全人员必须锤炼的基本功。即便身处日复一日的工作环境里,他也从未有过一丝一毫的懈怠。每次完成日常巡查,他都会主动和现场的施工人员、监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交流,指出巡查中发现的问题,一起探讨安全施工的具体计划和细节。他力求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必须确保安全贯穿始终,像钢筋加工、预埋钢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都能有条不紊地推进、紧密衔接。 每次到施工现场检查,一旦发现安全隐患,他他会主动凑过去,跟作业人员唠唠家常、谈谈心。等双方心情都平静下来,气氛比较融洽的时候,他再慢慢引导作业人员改正那些违章行为。在这种独特的管理方式下,工地现场的每个班组长都打心眼里信服这位安全“大哥”。在安全防护方面,他特别重视工人五点式安全带的佩戴情况,不断强化安全风险防控。他经常督促工人们按照规范来施工,争取把安全风险扼杀在隐患形成之前。自从高俊接手安全管理这项重要工作后,从人员培训、模拟演练,到施工方案审查、施工现场的盯控,只要是和“安全”沾边的任何小事,他从来都不敢有半点松懈。当谈及自己对安全管理的感悟时,他表示,曾经引领自己的师父说过的一句话,让他至今印象深刻:“安全工作,无论你管得多细致都不为过,关键就在于你有没有用心去抓!” 初心如磐,使命在身。这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兵”,怀揣着一颗始终炽热的心,在项目发展中全力践行“工匠精神”。把初心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将使命落实到具体行动中,用实际行动为公司的发展添砖加瓦,贡献着青春与力量。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