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正当时】“闫”途皆风景 玉汝于成终有时 |
|||||
|
|||||
2022年的夏天,硕士研究生毕业的闫玉祥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入职中国电建市政集团,扎根施工一线打磨历练。 七百多个日夜更迭,如今,闫玉祥已辗转两个重点工程,他用脚步校准图纸坐标,用汗水浸润工程节点,让青春的热忱在焊花与混凝土中淬炼成钢。 初入职场:扎根一线磨砺成长 闫玉祥职业生涯的第一站是电建基地项目。7月,正值主体结构施工关键阶段,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工作要求高、节奏快、强度大是所有人的日常。 “刚来项目的时候,特别稚嫩,总显得有点不好意思,但是到了施工现场,他扎实的专业基础就显露出来了。”曾任项目副总工的阎文龙说道。 闫玉祥紧跟着领导同事的脚步,努力适应着忙碌的工地生活,从负责现场试验和整理工程档案开始,逐步熟悉施工流程和技术规范,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小小的样品,却承载了工程的质量根基”。从按标准抽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到仔细填写送检委托单,准确记录材料信息,送往检测机构,闫玉祥一丝不苟。偶尔遇到检测结果异常,他便迅速追溯抽样、运输等环节,排查问题根源,坚持“数据不存疑、过程无疏漏”。 渐渐地,闫玉祥开始接触参与更多施工内容,了解施工工艺、确定技术参数、安排施工步骤……并全程参与了室外管道和景观绿化施工。 “在室外管道施工中,不同材质的管线各有铺设要点,金属管要注重焊接质量,塑料管则要把控热熔对接温度,确保接口严密,防止渗漏隐患,这些都是要特别注意的地方。”“有一次移栽大型乔木,因为吊运角度问题树木险些受损,大家迅速商讨重新规划吊运方案,才让乔木顺利扎根新土,团队协作的力量真是太重要了。”闫玉祥谈起一段段施工经历时如数家珍。最终,看着一条条管线连通各处成为“脉络”为项目建设输送能量,经自己双手打造的绿地从荒芜变得郁郁葱葱,他的内心愉悦丰盈。 从生疏到熟练,除了专业技能的提升,闫玉祥还学会了冷静应对问题,严谨对待工作细节,借助团队力量,默默为他日后的进阶积蓄着力量。 数字赋能:智慧管理筑造范本 电建基地项目作为公司信息化试点工程,将“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工作理念和数字化技术应用贯穿项目建设始终,对闫玉祥来说,这是一次绝佳的学习机会。 在创新实践和技术应用方面,闫玉祥有着属于“520”人才的独特优势,他充分发挥自己在技术分析方面的专业能力,先后参与了项目QC课题、工法、专利、科研立项等工作,和项目团队将BIM与智慧工地相结合,针对施工难点堵点进行攻关,综合运用“塔机监测+吊钩可视化”“视频监控+蜂鸟盒子”“智能机器人”和高支模安全监测等技术设备,切实提高施工效率,实时保证现场施工安全,赋能项目建设。 “有一次天气突变,风速急剧上升,智慧工地的风速传感器立刻发出警报,BIM系统同步显示塔吊吊臂实时位置,我们依据动态数据迅速暂停了高风险区域作业,调整了塔吊作业计划,避免了潜在的安全隐患。”这次经历也使闫玉祥意识到智能化管理与技术协同的重要意义,为他今后的职业发展注入了数字化基因。 基于智慧化管理在施工中的应用,闫玉祥配合项目团队将技术应用成果系统梳理,先后形成了《提高剪力墙模板安装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提高框架梁外观质量一次验收合格率》等QC课题3项,《高层建筑多元结构骑墙式吊篮施工工法》1项,《BIM技术在电建基地项目智能楼宇建设中设计与施工阶段的深入应用》获得了2023年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第四届工程建设行业BIM大赛三等成果和2023年度天津市建设工程优秀BIM技术应用Ⅰ类成果(建筑工程综合应用类),系列成果为后续项目施工智能化管理提供了示范样本。 转战攻坚:线性工程多维成长 2024年4月,闫玉祥转战青甸洼蓄滞洪区工程与安全建设工程项目。 青甸洼蓄滞洪区地处海河流域蓟运河水系,是北三河防洪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主要建设内容为防洪工程和安全建设工程,建成后将对削减洪峰、减轻下游地区防洪压力具有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的闫玉祥准备大展拳脚,然而迎接他的是更复杂的施工环境与技术考验。由于项目为线性工程,具有战线长、工点分散、协调难度大等施工特点,在前期筹备阶段,他积极配合项目开展前期踏勘,白天穿梭于施工现场记录地形数据,夜晚做好记录整理形成工点台账,将近41公里施工段划分为4个责任区,为后续施工创造了有利条件。 项目建设紧锣密鼓地推进着,5月,项目堤防填筑施工启动,闫玉祥盯在施工现场把控土方填筑质量,取土场土料质量是否过关,填筑过程碾压遍数和数据参数是否达标,每一层的压实度是否达到设计标准,严格按照标准要求保障堤身的稳定性;7月,桥梁工程和道路施工同步启动,他和项目成员对施工图纸深入研讨,吃透桥梁结构和道路摊铺的工艺细节,组织开展技术交底,着重把控桥梁钻孔灌注桩基础作业和道路压实度;9月,穿堤建筑物开始施工,他和项目成员优化施工方案,把控土方开挖与地基高压悬喷桩施工各项施工参数,对水闸混凝土浇筑的各项参数进行监测,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做好统筹协调,灵活应对突发问题是挑战更是自我突破。”“没有经过实践的理论通常都是纸上谈兵。”……多点多面同步推进施工作业,对内对外持续强化协调沟通,那个初入施工现场青涩腼腆的男孩,早已在实践中褪去稚气,在历练中扛起责任和担当。 在闫玉祥身上,看到新一代工程人的特色——既能在施工一线冲锋陷阵,也能在智慧管理中运筹帷幄。对于未来,他坚定而自信:“我会踏踏实实把每个工程做好,看着图纸变成实实在在的建筑,这就是我们工程人最大的成就感。”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