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正当时】青春工作记 |
|||||
|
|||||
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办公室的工位上。我坐在桌前,手中的笔在纸上轻轻舞动,记录着属于我的青春工作记。这是一个关于成长、挑战与梦想的故事,它始于一个平凡的日子,却注定不平凡。 2022年8月,我走出学校大门,踏上前往岭南地区的火车,迎接我的是珠三角项目的各位大哥大姐。在接下来的三年里,热情的前辈们一直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起初我被安排在安全环保部,从编文发文、安全教育到落实安全管理措施,安全意识和安全责任深埋于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长存心中,施工安全要点及措施伴随着项目进程的推进,日积月累、连点成线,学校里积累的关于土木工程的框架在这些具体知识的汇集中,连线成面,汇成工程人最核心的“C盘”。 时光流逝,次年七月,在项目领导的考量安排下,我调入综合管理部,开始接触项目综合管理工作。后勤部门一点也不轻松,无论是文秘工作、办公生活、会议筹备,还是报销、人资等,冗杂的事情萦绕在脑海。办公室不比其他部门,行政后勤工作必须跨越文山会海的羁绊,与资料并行。在工作开展中,“咬文嚼字”成了我首先需要越过的山头。作为传统理科生,面对工作安排,只得深夜里埋头于一个个字词的琢磨,一段段语句的锤炼,终于组装成一篇勉强及格的报道。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也不得不按捺着浮躁的心绪,翻一翻范文,看三两本经典,来陶冶一下“情操”。 记得一次项目重大节点,需要跟拍和宣传报道,考虑到宣传要求,有灵魂有质量的照片和精练有趣的短视频成了我面前的第二座山。“野蛮的糙汉子也要搞上摄影行当啦?”——初中同学的“贺电”是这么说的。“别说照片、视频嘞,公众号、服务号甚至报纸俺都刊登过咧!”我自豪地回答他。由于业主要求每月上报月底照片、工程进展照,每季度上报最新航拍照,相机、无人机便也成了我的好朋友。 粤海水务的业主会组织收集全线参建人员的奋斗故事,曾几次三番组织专题采访或者劳动故事图集收编,我们标段的锦集也入了选,看着后来文印出版的书,别提多开心了。项目参建者的故事远不止如此,钢筋混凝土浇灌下的“中秋夜景”“筑福祖国”,彰显劳动人民辛勤与智慧的“五一劳模”,每年的建设纪实、建设者说和年度画册更精彩哩。如果时光不能重回2022年,便让通水画册里的峥嵘隧越、生态智慧、湾区重器、工程蝶变、匠心筑梦、水润湾区来记录我们奋斗过的征程吧! 时光不负赶路人,四年三岗,勇敢坚毅的初心和流淌在身体的红色血液指引着我不断前行。这一路走来,我深切感受到来自劳动人民的力量与胸怀。回想起高中选科时内心的声音,忍不住轻笑,能定义我的不是别人,也不是我自己,而是那些熬夜苦读、辛勤奋斗的历程。 坐在京城口发往黑河地区的列车上,我怀着憧憬与希望又一次踏上征程。我即将赶往爱辉风电项目——在辽阔的东北大地上,红色、奋斗、上进的歌声旋律,连同我热血的青春在这里回荡。车厢内人声鼎沸,但我的心却异常平静。望着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我不禁开始想象未来的种种。爱辉风电项目,一个承载着无数人心血与梦想的地方,它将是我未来一段时间内奋斗的舞台。 我深知,这不仅仅是参与一个项目的建设,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挑战和锻炼。在这片辽阔的东北大地上,我将与同事们一起,用智慧和汗水书写属于我们的青春篇章。 时光不会辜负每一个愿意专注的人,更不会嘲笑每一株正在扎根的草木。随着列车的缓缓前行,我的心情也由最初的憧憬与希望,逐渐转变为坚定与自信。我相信,在这片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土地上,我一定能够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实现自己的价值和梦想。 王炳儒(左一)在施工区域测量放线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