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正当时】“田”歌载梦 “凯”风励行 |
|||||
|
|||||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曾经意气风发的,到现在的踌躇满志。2020年到2025年,五年的工作经历,田凯变化了许多,也成长了许多。由初入职场的懵懂毕业生,成长为基础知识扎实、管理能力卓越的优秀电建人。他将青春化作汗水,将热情化作脚步,建设美好祖国的明天,用自己的辛勤付出在项目管理岗位上留下了浓重的墨迹。这是他近五年的历程,也是山东公司对未来展望的小小缩影。 笃志钻研,厚植专业之根 2020年的夏天,田凯离开四川大学的校园。刚离开校园的他,心中并不迷茫。进入到市政集团中后,满怀信心与期待。 作为中国电建市政集团培养的“五二〇”人才之一,在经过入职培训指导之后,他来到山东公司,成为了安全环保部的一名科员。初入职场的他,内心激动而又憧憬。安全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最大的效益,而青年便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与源泉。 田凯深知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日常工作中不曾有一丝懈怠。安全工作需要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措施,需要从每一个细节抓起,从每一个环节入手,才能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风险,真正做到预防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山东公司安全环保部工作的那些日子里,田凯认真学习公司HSE文件内容,将安全环保意识铭刻于心。在一次次对项目的检查与考核中,他将文件内容与施工现场实际相结合,从而更好地领悟公司安全部署要求,大大提升了个人的安全素质,并荣获2021年市政集团优秀青年员工、2021年市政集团先进生产工作者称号。 中流击楫,途中奋楫前行 2021年10月,彼时的田凯来到山东公司济南租赁住房A-6项目担任项目经理助理的职务。作为山东省首个投入建设的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也是当时山东省最高钢结构工程项目,A-6项目克服了前期地下管线阻碍、雨季施工、原材涨价、疫情防控等困难,积极与参建各方沟通协调,结合施工节点多、任务重的特点,项目部精心组织、科学安排、优化人员配备、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和专项施工方案,确保项目进度效率落实、高质量见效。 经过项目全体职工的不懈努力,A-6项目荣获“2022年中综合考评优秀总包项目管理团队”称号,同时多次收到业主发来的表扬信,对A-6地块项目施工建设水平给予了高度评价。期间,参与完成的QC成果“提高钢框架结构安装效率”的科技项目荣获2022年度天津市Ⅱ类成果。田凯在这里,增长了自身的施工经验,提升了施工素质和水平,为后续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勇攀高峰,科研管理拓新 正是由于田凯在A-6项目的出色工作表现,2023年3月他来到济南起步区新能源科技创新产业园A-1项目,成为项目的生产副经理,统筹施工生产管理,后根据实际情况协助总工程师落实技术管控,并牵头质量监督工作,顺利实现项目各项指标的完成。 从项目开工前的准备筹划工作,到项目正式开工后遇到的大大小小的困难,他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积极与参建各方沟通,找到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提高项目的施工履约水平。 他深知自身经验还不足,还需要学习和提升。白天他在施工现场紧盯进度,发现问题就及时在群里通报,督促队伍尽快整改完善;到了晚上,他认真钻研项目图纸,学习相关图集和规范。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给了他更大的底气和信心。在技术攻坚、质量创优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效,A-1项目先后获评济南市优质结构奖(初验通过)、山东公司2024年度质量管理先进集体。 在技术研究方面,主导编制了施工方案21份(其中危大工程方案7份),涵盖深基坑支护、超限模板支撑等高风险工序,方案一次性通过专家论证率达100%。面对项目场地狭小,交叉作业多,创新采用“跳仓法”分块浇筑地下室混凝土,大幅减少温度裂缝,避免了后浇带的渗漏隐患,分区突破,减少工序干扰,提前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深化技术交底体系,累计组织班组、分包单位技术交底236次,推行“图纸问题日清会”“工序样板可视化交底”等新方法,确保施工标准全员穿透。 在项目质量方面,以争创“济南市优质结构奖”为目标,建立“全员质检、全程管控、全域创优”质量管理体系。牵头制定《质量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对混凝土浇筑、防水工程等12类关键工序实施“首件验收+过程飞检+成品追溯”闭环管理。 在2024年9月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质量月”启动仪式中,项目作为行业示范标杆承办现场观摩活动,通过设置样板展示、地面墙面做法具现等20余项实体工艺样板,全面展示“防渗漏”“防开裂”专项技术成果,获政府主管部门及同行单位高度评价。组织了“市站验收重点”“梁柱节点高低标号混凝土拦截”“二次结构施工精度控制”等专题培训会18场,100%覆盖管理人员及班组工人。面对项目“交叉作业多、资源调配难”的挑战,田凯创新建立了“三级进度预警机制”(周计划偏差超5%启动黄色预警、超10%启动红色预警),动态调整施工流水段,使项目高效、渐进的完成目标任务。 五年间,田凯用自己的勤奋努力和执着追求,诠释了青春的价值和意义。如今,他正踏着山东公司高昂发展的猛浪,在祖国建设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唱响属于自己的青春赞歌。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