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正当时】工程管理部的巾帼力量 |
||||
|
||||
在水环境公司洛宁体育中心项目建设工地上,有这样一位女生,她身穿反光衣、头戴安全帽,手持蓝图,穿梭在一片片钢筋水泥之间。从毕业到入职用7年的时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种“巾帼不让须眉”的时代精神,她就是洛宁体育中心项目工程管理部副主任付婧。她以专业知识、智慧头脑与坚韧的精神,绘制出一幅新时代巾帼建新功的魅力画卷。 新技术去改变 在项目工程管理部,付婧不仅对技术管理工作流程如数家珍,更以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创新思维在技术管理工作中精益求精。她常说:“在工程建设的世界里,性别不是界限,创新才是我们的共同语言。”她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工作中,她善于运用新技术为传统的工作带来新的方式,提升工作效率。洛宁体育中心项目开工之初,由于游泳馆筏板设计过于复杂,挖深随各板块不同也不尽相同。基坑开挖面深约4.0~9.4米,共分为6个板块6个高程。这对于编制专项施工方案以及后续的安全技术交底工作都存在着很大的考验,无法准确描述可能会对工作人员的理解存在一定影响。 在大家一筹莫展之时,付婧提出通过BIM技术进行三维建模,将基坑、筏板按照设计图纸尺寸1:1建立三维模型。在模型基础上制作简单的生长动画,使各个高程、板块的位置、高程关系一目了然。制作完成后利用三维模型精确地对施工人员、管理人员进行可视化交底。 思路确定后,付婧凭借着雷厉风行、说做就做的风格带领部门人员对图纸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几天的努力三维模型顺利完成,使参建人员都有了一个清晰和直观的认识。相对于传统的交底,可视化交底避免了众人受交底人的自我思维影响,更加直观明了、效果显著。 “传帮带”去传承 时光荏苒,转眼间付婧已从当初新入职的学生转变为巾帼不让须眉的优秀员工。7年间,“优秀青年员工”“先进女职工”“优秀科技人员”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没有让她骄傲,反而成了鞭策她的动力。 随着项目新员工的加入,为项目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部分新员工对BIM技术十分感兴趣。她知道后,在项目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利用业余时间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教学。 从识图看图到软件的基本操作、再到简单的模型建立,在教学中她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将知识毫无保留地教给他们。耐心细心的风格受到新员工一致好评,最终几名新员工顺利通过结课考试,初步掌握了这一技能。 认真总结获殊荣 洛宁体育中心项目有着复杂的双曲面钢结构造型、有着1.8米厚的空心楼板,也有着各类的弧梁、斜柱。看到各种施工难点完成后,她不断向现场管理人员、施工队长请教这些工序是如何完成的,施工工程中是否有小发明、小制作等加快了施工进度的措施。她通过不断地深入了解、点滴积累最终依据钢结构工程与空心楼板工程两个工序,总结形成工法两篇,并先后获得河南省省级工法、电建工法以及河南省建造技术新成果等殊荣。 工程管理部是一个团结协作的大家庭。她作为团队的一员,不仅在工作上兢兢业业,更以温暖的笑容和积极的态度,凝聚了团队的向心力。不管是面对“突然袭来”的紧急任务亦或与团队成员的高效协作,还是日常工作的默契配合,她都展现了女性特有的细腻心思与巾帼力量。 付婧的故事,是关于成长、创新与团结的篇章,是关于女性在工程领域书写不凡篇章的生动例证。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只要有梦想、有坚持,每个人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 正在工作中的付婧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