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正当时】丝路六载情 薪火永相传 |
||||
|
||||
岁月的齿轮在丝路驼铃的回响里缓缓转动,2019年金秋我踏上这片仿若镶嵌在丝路上的璀璨明珠——乌兹别克斯坦。六载春秋更迭,晨霜暮雪相伴,我与这方土地的故事,在岁月的窖藏中,酿成了一坛愈发醇香的佳酿,于记忆深处熠熠生辉。 初踏中亚广袤的土地,便投身于乌兹别克斯坦水电站修复项目的工程技术部。彼时,眼前是浩如烟海的图纸与资料,整理工作如同横亘在前的巍峨高山,成为我迎接挑战的首道关卡。这个庞大的项目犹如精密复杂的机械装置,融合了建筑、机电、电气、水机等多个专业领域,知识体系纵横交错,如同一座等待我探索的神秘迷宫。 每当夜幕降临,办公室的灯光便刺破夜的寂静,在空荡的走廊里晕染开温暖的光晕,那是我执着求索的光芒。每一张图纸都藏着未知,每一份资料都蕴含疑问,我像海绵般汲取知识,部门主任、总工、还有来自成都院的同事,都成了我虚心求教的导师。无数个与他们探讨钻研的日夜,我将原本如乱麻般的资料,逐一抽丝剥茧,从最初的手足无措,到后来的游刃有余,终于让所有资料变得条理清晰、井然有序。那些埋头苦干的日夜,都化作了我在异国他乡成长路上的坚实脚印,深深烙印在这片土地上。 初来乍到的不安与忐忑,在同事们温暖如春的笑意中悄然消融。他们化身最热情的向导,带着我穿越塔什干蜿蜒的街巷,去触摸历史的肌理;他们带我驻足飘着阵阵麦香的馕坑旁,看着金黄的馕饼新鲜出炉,热气升腾间,香味直钻心底;我们围坐在铺着艳丽刺绣桌布的长桌前,分享油亮喷香的手抓饭,品尝酸甜可口的石榴汁;一同沉浸在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博物馆,聆听文物们诉说中亚文明跌宕起伏的史诗,感受岁月沉淀的璀璨魅力。他们用最诚挚的心意,将乌兹别克斯坦的风情画卷缓缓铺展在我眼前,让我从舌尖到心间,都渐渐烙上这片土地的印记,真正融入了这个温暖集体的一员。 2021年,命运的丝线将我牵引至中亚经理部市场开发部,开启一段充满挑战的全新职业篇章。初入这个领域,仿佛置身于迷雾笼罩的迷宫,每一份数据、每一个公式都似陌生的谜题。幸而,同事们如明亮的灯塔,在数据的海洋中为我指引方向;领导们似经验丰富的园丁,以专业的知识与耐心的教诲,助我拨开迷雾。在他们温暖而有力的托举下,我逐渐在新的岗位上抽枝展叶,稳步成长。每一次进步都凝聚着团队的智慧与关爱,也让我对市场开发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如今,当我站在新的起点回望,这段充满挑战的历程,早已成为我职业生涯中最宝贵的财富。 站在中亚广袤的土地上回望,时光如同丝路驼队留下的串串脚印,蜿蜒而坚定。如今,身为中亚经理部的业务骨干,我如同丝路驿站中传递薪火的守夜人,双手紧握前辈们用汗水与智慧淬炼的火炬,在摇曳的火光里,将积攒的经验与热忱尽数传递给新一代追光者。我甘愿化作他们前行路上的引航灯塔,带他们重走我的来时路。那些曾在深夜办公室为图纸熬红的双眼,那些在异国他乡与团队并肩攻克难关的日夜,那些在文化碰撞中逐渐理解包容的瞬间,都化作珍贵的宝藏,等待与他们一一分享。培养年轻同事的过程,于我而言,亦是一场不断突破自我的修行。看着他们从初入职场时眼中闪烁着迷茫与期待的“雏鸟”,逐渐羽翼丰满,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业务能手,在中亚经理部的舞台上绽放光芒,我深深感受到这份传承使命的厚重与温暖。 六年光阴悠悠流转,中亚经理部的发展长卷在我眼前徐徐铺陈。从最初图纸上的线条勾勒,到水电站壮观的身影;从项目启动时的万千思绪,到竣工落成时的璀璨模样,我既是这段辉煌历程的见证者,更是躬身入局的建设者。每份投标文件的字斟句酌,每页方案的精雕细琢,都凝聚着大家的热忱与汗水,也镌刻着我与中亚经理部共同成长的印记。 回首过往,满是感动与自豪;展望未来,中亚的热土上仍有无数机遇与挑战在等待。我愿化作坚韧的胡杨,深深扎根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带着对工作的热爱,带着传承的责任,与同事们携手并肩,在中亚经理部发展的长卷上,共同描绘更加绚丽的篇章,让丝路薪火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右一为欧阳昀)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