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故事】山海间的守望与奔赴 |
||||
|
||||
晨光漫过窗棂,七岁的孩子踮起脚尖,小手抚过客厅墙上的世界地图,最终停留在非洲东海岸一片温暖的赭黄上。“妈妈,爸爸那边的太阳,现在升起来了吗?”餐桌对面,我望着杯中漾开的波纹,水光里浮动着十载光阴——那是丈夫的身影,作为一名中国电建市政集团的高级工程师——肯尼亚恩佐亚项目生产负责人龚书明,他的足迹从乌兹别克咸水湖边到肯尼亚的维多利亚湖湖畔,从穿越孟加拉首都达卡的恒河下游到坦桑尼亚的鲁伏河岸,在异国的水与电的交汇处,一次次镌刻下奋斗的坐标,熔铸着一名建设者最坚实的脚步,也诠释着这家国有企业的远行足迹。 小家,是千里之外奔涌的牵挂。乌兹别克零下四十度的雪地里留下过他的足迹,孟加拉的烈日灼烤过他的脊背,坦桑尼亚乞力马扎罗雪山下记录过他的身影,肯尼亚灌溉渠的尘土覆盖过印着公司徽标的工装。视频通话时,屏幕那头的他,背景常是轰鸣的工地或项目部蓝色的简易板房。他总笑着抹去额头的汗珠,指尖透过镜头,兴奋地勾勒着阿鲁沙清泉即将流淌进村庄的弧线,仿佛那些图纸上的线条已在他手中化为生命的脉动。而在这一端,属于“电建市政人”家属的日常同样写满了坚韧:幼儿园的第一次登台、急诊室深夜的辗转、生日蛋糕上独自吹熄的烛光……都凝结成我手机里数万张照片与片段。孩子枕头下那只绚丽的非洲蝴蝶标本,是他去年短暂探亲时带来的“魔法信物”。小家的年轮在聚少离多中悄然延展,每一圈都刻着无声的诺言:山海或有隔阻,但公司赋予的这份事业,连同那份深沉的爱,终化作跨越时空的桥梁。 大家,是无数双手在市政集团的旗帜下托举的星辰。他并非孤身跋涉,他的背后是市政集团那支专业、高效、充满韧性、跨越国境的队伍。那些在骄阳与暴雨中并肩同行的面庞——我们中方经验丰富的工程师与勤奋好学的非洲伙伴一同伏案研讨方案,攻克技术难关的身影;经过公司系统培训的当地工人掌握操作大型设备后舒展的、带着成就感的笑纹;每一个由市政集团项目团队交付工程后,旷野中震彻云霄的当地鼓点与由衷欢呼……达舍尔甘地污水处理厂给当地环境的净化,恩佐亚河畔由我们修建的灌溉系统滋养出的、翻涌着绿意的金色稻浪,阿鲁沙汩汩涌出的清水让母亲们告别了徒步十公里汲泥浆的艰辛——这些源于中国方案、凝聚市政人心血的图景,就是最动人的发展史诗。钢筋水泥间不仅构筑起基础设施的筋骨,更在我们市政人的用心经营下,培育出合作的绿意与共生的希望。图纸上的精密计算与严谨规划,在市政集团团队的手中化作大地奔涌的真实血脉。中国电建市政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这个名称,不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符号,而是在这片热土上,由公司全体建设者与当地伙伴们无数双手共同接力的光明火种,点燃希望,传递价值。 家国,是溪流终向大海的奔赴。当他在坦桑尼亚辽阔草原精心铺设每一寸管道,当我在国内办公室的屏幕前凝神关注着一份份事关公司海外项目运行的关键文书,当孩子骄傲地向同学展示由公司承建的非洲学校回赠的童真彩画……个人的点点星火,早已汇聚成时代宏大的长河。 作为一名普通的“电建市政人”,中国工程师的汗水浇灌着非洲大地充满希望的明天。一汩汩清澈的生命之水,一束束照亮未来的能源之光,如同古老丝绸之路上奏响的现代交响新韵,把遥远村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壮阔图景紧紧相连。我们市政集团所从事的这份事业,跨越的不仅是地理上的万水千山,更是消弭差异、构建信任、联结人心的千重关隘——从“各美其美”到“美美与共”,人类共同福祉的脉络,因每一个如我们市政建设者般的躬身前行,而日益清晰、强劲。 又是一年岁中,案头摆放着丈夫寄来的包裹:一本沾着工地尘土、卷了角的蓝色公司工程日志,扉页里夹着一朵他特意收集的风干凤凰木花朵——那是项目营地旁顽强盛放的赤诚。孩子雀跃着,用稚嫩的画笔,在这象征工程记忆的日志扉页上画下三道跨越天际的彩虹——那彩虹,连接着他小小心中思念的千山万水,也链接着地图上分处两地的我们三个人的坐标。此刻黎明初透,晨曦悄然洒满书桌,柔和而明亮,如同过往十年在风雨、守望与奉献中淬炼出的生命光泽。我们在这温暖恒久的光芒里渐渐懂得:所谓“未来”,本就是亿万份如同我们这般的微小个体,在公司与国家搭建的平台上不懈奔赴与默默担当,共同在时间延展的地平线上筑起的无形长城。山海终难阻隔,因为路,已在我们脚下坚实地铺展;星河璀璨生辉,只因千万点如我们电建市政人般赤诚的心火,永远燃烧,长明不息。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