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正当时】绥化小伙们的成长奋进曲 |
|||||
|
|||||
三月的东北,依旧被冰雪眷恋。 天津公司绥化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的小伙子们在崭新的一年里,怀揣着提升自我的决心,在这片黑土地上,将专业知识的学习融入工作日常,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奋斗故事,奏响着拼搏与成长的乐章。 晨曦破晓 当第一缕阳光穿透云层,洒在被白雪覆盖的土地上,整个世界仿佛从沉睡中苏醒。 清晨,班前教育的时间一到,项目小伙子们和工友们迅速从温暖的宿舍涌出,在空地上整齐集合。大家都穿着厚厚的棉衣,戴着棉帽和手套,露出的一双双眼睛带着坚定的眼神。 班组长季美尧站在队伍前方,声音洪亮,尽管被口罩遮挡了部分面容,但那充满力量的声音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他大声讲解着当天的施工任务、进度安排和质量要求,在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时,特意提醒大家在雪地上行走要格外小心,避免滑倒受伤。大家认真聆听,不时点头回应。 早春,气温依旧寒冷,呼出的气息瞬间化作白色的雾霭。大家迎着初升的太阳,全身心地投入新一天的忙碌中。 只争朝夕 随着太阳逐渐升高,气温稍有回升。项目的小伙子们此时已在各自的责任岗位上,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 技术员刘节朋此刻正蹲在一处生产路旁,身旁的积雪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刺眼的光,但这丝毫没有分散他的注意力。他的膝盖上平铺着一卷图纸,眼神紧紧锁定在图纸上那些复杂交错的线条和密密麻麻的标注上。他手中的铅笔不停地在图纸边缘比画着,脑海中飞速运转,仔细计算着各个结构的参数。遇到疑惑之处,他会微微皱眉,停下手中的动作,认真回忆过往所学的专业知识,或是迅速翻开随身携带的规范手册进行对照。“这个节点的受力分析还需要再优化,按照目前的设计,实际施工时可能会出现应力集中的问题。”他低声自语,同时在图纸上认真地标记下自己的想法,准备稍后与技术总工深入探讨。 资料员张帆四周则堆满了各种施工方案和资料文件,他正专注地翻阅一本厚厚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手中的红笔在关键内容处不停地圈圈画画。“这个方案中关于冬季施工收尾阶段的措施不够完善,尤其是在设备防寒保养方面,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细化。”为了更深入地理解方案中的技术要点,他不时在电脑上查阅资料,仔细对比不同案例的具体做法,力求做到万无一失。 忙碌的身影、轰鸣的机械、敲击的键盘……大家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推动着各项工作开展。 暮色茫茫 夜幕降临,工地被灯光照得如同白昼,与外面漆黑的雪夜形成强烈反差。而此时,收料的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着。 一辆辆满载风化砂的货车缓缓驶入路槽,车轮在雪地上碾压出深深的辙印。项目部的小伙子们早已严阵以待,身上的棉衣落满了白天工作时扬起的灰尘,他们却丝毫不在意,熟练地指挥着车辆停靠,大声呼喊着指挥的口令,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传得很远。 他们仔细核对材料的数量和质量时,他们的双手被寒风吹得通红,但动作依旧迅速而精准。在灯光的映照下,他们的脸庞被寒风吹得红扑扑的,却始终透着一种坚韧与专注。他们有的拿着单据,认真记录着每一项数据;有的爬上货车,仔细检查材料的规格是否符合要求;有的则认真指挥着车辆,轰鸣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 在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大家聚集在项目部的会议室里总结当天的工作,分享遇到的问题和收获的经验。 王雯林,工作起来毫不含糊,率先开口:“今天的收料比较顺利,但有几辆车的风化砂质量不太过关,已经退回去了。咱们得跟供应商再沟通沟通,不能马虎。” 姜洪昌,一个刚加入项目团队不久的大学生,积极分享着发现的问题:“我发现有些块石的规格不太一致,虽然大部分符合要求,但还是有少数超出了标准范围。我已经将这些块石单独堆放,并标记清楚。建议跟供应商提出这个问题,在装车前进行材料检查,确保后续材料都能达标。” 每个人的发言都充满了对工作的热爱和对项目的责任感,也正是这份热爱和责任,让大家在忙碌与成长之间,找到前进的方向。 夜幕下的项目部仍旧灯火通明,小伙子们忙碌完手里的工作后,有的打开电脑,观看线上的专业课程视频,认真记录着讲解的重点内容;有的则聚在一起,分享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有的则独自坐在一旁,专注地阅读专业书籍,不时在笔记本上记录下重点内容和自己的思考。日子在这忙碌的工作和紧张的学习中悄然流逝。 夜深人静时,远处传来了滚滚春雷声,如同战鼓,穿透了厚厚的雪幕。它宣告着春天的来临,预示着项目将迎来新的进展,项目小伙子们也将迎来充满希望与挑战的新征程。 三月的东北,在这片黑土地上,在冰雪与奋斗交织的时光里,冰雪消融的声音,恰是项目小伙子们成长拔节的回响。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