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的“蜕变” |
|||||
|
|||||
在当代建筑工程领域,安全生产不仅体现了技术与经济的先进性,更是评价项目管理效能的关键指标。作为安全生产管理领域从业者,我深刻认识到,随着新时代技术的不断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已逐渐显现出其局限性。当前,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方法的应用,已成为安全管理领域的发展趋势。在洛宁体育中心项目中,我们实践了一系列与时代同步的安全管理策略,不仅提高了整体安全管理水平,也实现了从被动应对安全问题到主动预防和管理的“蜕变”。 安全工作的困境 洛宁县体育中心项目是包含众多体育场馆和设施的大型综合建筑工程。该项目拥有庞大的占地面积和复杂的结构,施工期间潜藏着众多安全风险。考虑到项目施工期间施工技术复杂度、现场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以及人员的高流动性,我们面临一个难题,即如何确保安全教育培训以及管理措施能够真正得到落实并发挥其预期效果。 传统的安全管理方法主要依赖于灌输式教育、各项检查和整改,这种方法常常带有“形式主义”和“被动性”特点。特别是在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不足的前提下,即便在常规巡查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往往无法深入探究其根本原因,更不用说进行预防和根本性的解决。虽然常规巡查可以应对部分紧急情况,但它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施工安全性。因此,我们决定改变日常检查和教育培训方式,从被动转变为主动,激发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以积极主动的态度促进安全工作的压实落地。 积分卡里的春风 体育馆作业区水泥浇筑现场,三个工人正蹲在廊下抽烟,火星在钢筋丛中明灭不定。这幕场景像根刺扎进我心里,传统说教式管理如同打在棉花上的拳头,一条也没被他们记在心里。自此,我就下定决心一定要改变这种管理方式,将安全管理意识根植到他们的心中。 转机出现在2024年上半年。项目施工现场入口厢式房内支起了一排排货架,货架上整齐码放着劳保手套、床品四件套、不锈钢饭盒和洗发水等,最显眼位置还摆着几台崭新的电动工具。 “安全积分超市”的招牌在阳光下闪着光,工人们围着货架指指点点,像群发现新大陆的孩子。 “老李,你上次举报的那个临边防护缺口,给你积了20分呢!这次你可是积了好多积分啊,能换个大物件了!”安全员小王举着平板电脑追着钢筋工组长喊。那个总爱把安全绳当摆设的山东大汉,此刻正对着兑换目录抓耳挠腮:“这电饭煲真能用积分换?我家那口子早想要一个了”他粗糙的手指在平板屏幕上反复滑动,仿佛在确认这是不是场幻觉。 抹水泥的老王,他正用100积分给孙女换粉色书包,布满裂纹的手掌摩挲着书包上的卡通图案:“娃娃明年要上初中了,这可比多发两百块工资还管用。”阳光洒在老工人的身上,布满皱纹的脸上笑容格外亮眼。那个总爱偷偷摘安全帽的“刺头”,如今也成了隐患排查的急先锋。 屏幕里的镜子 夏日的傍晚,空气中还残留着层层热浪,项目门口智慧工地大屏的蓝光照亮三十多张黝黑的面庞。这是项目安全员正在使用最新引进的“智慧+安全教育大屏”对工友进行新形式培训。当脚手架上的违规操作画面出现时,后排传来压抑的笑声——直到画面定格在某个熟悉的黄色安全帽上。“这不老刘吗!”不知谁喊了句,整个讲堂突然陷入短暂的寂静。被点名的瓦工师傅脖子渐渐涨红,屏幕里的他正单手攀爬钢架,另一只手还夹着半截香烟。“当时想着就歇一会,马上就抽完了……”老刘的声音混着西北口音在讲堂里回荡。 安全员调出实时监控,边进行安全培训,边指出工人白天施工中出现的不安全行为。传统的培训结合现代化实时监控,创新的讲解模式,使工友们得以深入剖析和反思其日常行为,单调的教育培训转化为结合实践与学习的反思课堂。 铁柜里的牵挂 长期以来,在施工过程中,接打电话及使用手机已成为安全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之一。解决工人在工作期间使用手机的问题,一直是项目管理中的一个重大挑战。在“安全生产月”的大检查期间,我们在看台施工区域发现数部隐藏于帆布之下的手机,其屏幕仍在闪烁,这一现象揭示了项目管理方面存在的漏洞。为了解决这一顽疾,项目班子连夜开会研究。次日,一个亮银色的铁柜像卫兵般矗立在工地入口,每个储物格都贴着卡通手机图案。 “存手机换积分”通知刚贴出时,抱怨声连绵不绝。“王主任,我媳妇预产期就在这一个月了!”工人小陈急得直跺脚。“我们特意在柜顶安装了信号放大器,设置紧急呼叫专线,你的电话不会遗漏一个,你的安全才能让你媳妇在家更安心!”我对小陈进行了认真开解,让他放心。自此,他再不会因分神接电话而踩空脚手架。 那天在安全例会上,他举着B超照片说:“等娃出生,俺要告诉他,这座体育馆的每根钢筋都系着爸爸的牵挂。” 在一个午后,值班保安老孙将正在浇筑混凝土的小陈喊到保安室——他的妻子已然安全生产了。没有了手机的干扰,安全的施工环境才更能够保障他的安全,也保证了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 如今,那些铁柜表面布满划痕和贴纸,某个格子里还粘着褪色的全家福照片。每天清晨,工人们排队存放手机的身影,成为工地晨曦里独特的风景线。 讲台上的星光 农民工培训基地由闲置办公室改造而成,墙面张贴着安全操作规程,大屏幕电视摆放在屋子正中。第一次开课时,三十多个工人在折叠椅上坐的东倒西歪,直到安全总监开始播放工人家属录制的视频,他们一个个才坐直身体,昏暗的教室里开始响起吸鼻子的声音。 混凝土工老赵的女儿在视频里说:“爸爸,你答应要带我去新体育馆看演唱会的。”一句家人的话语,抵得上我们枯燥的1小时讲述,在一个个家属视频中,这些汉子都泪湿了眼眶。 农民工培训基地的灯光总在暮色中准时亮起,混凝土工老赵在触控屏上笨拙地临摹安全标识的模样令人动容。自从收到女儿视频后,这个粗犷的汉子是真的把安全意识记到了心中,用他的话说“为了我那小女儿,我也不能让自己出事”。 当他第一次独立完成高空作业应急演练时,布满裂痕的手掌紧紧攥着结业证书,仿佛捧着通往新世界的船票。结业典礼上,他用地道的豫西腔说:“活了半辈子,才知道安全生产不是捆住手脚的绳子,而是护着咱飞向蓝天的翅膀。” 农民工培训基地办公室外部的安全文化留言墙上,贴满五颜六色的便签。有工友画的安全操作指南,有师傅编的塔吊顺口溜,还有个小女孩用拼音写的“爸爸平安”。这些带着体温的心意层层叠叠,让冷硬的工程图纸生长出柔软的人文根系,也让安全第一的精神满满根植在了工人们的心中。 安全之花的绽放 如今,安全积分超市的兑换目录不断更新,越来越多的生活物资登上了兑换目录,越来越多的工人能够兑换到心仪物品。智慧大屏正在轮播“最美安全瞬间”摄影作品,有工人系安全带的特写,也有朝阳映照下整齐的手机储物柜。 暮色中的体育馆染上金黄,智慧工地大屏上跳动着归零的“今日工人施工隐患”。当工人们说笑着走过虹膜识别闸机、当他们自发组织“安全隐患大家找”活动、当老匠人用智能手机给徒弟讲解标准操作时,我深深的知道了,真正的安全革命不仅在于技术迭代,而在于每个建设者眼中那簇觉醒的火焰。 我相信,洛宁县体育中心这座即将诞生的城市地标,终将以最坚固的筋骨承载起无数家庭最柔软的期盼。项目前的洛水,日夜奔流,而创新的安全基因,正在这片热土上生长成永恒的守护图腾。 “智慧+安全教育大屏”培训 安全积分兑现活动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