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力•正当时】规范立根基 匠心赢未来 |
|||||
|
|||||
渤海湾的浪潮记得他冻红的笑脸,北京大兴项目的钢筋记得他忙碌的身影。90后的杨跃背上自己的“百宝箱”,中国电建市政集团的工地上又多了一本行走的规范——那是用七年青春写就的质检诗篇,他用严谨与担当诠释着新生代工程人的职业精神,绽放出新时代工匠的璀璨光芒。 起航——规范刻进骨子里 2018年7月,刚刚毕业的杨跃加入到了中国电建市政集团的大家庭中,来到了鄂州水厂项目的施工一线,从负责项目质量、试验及两个单体工程做起。 面对如此复杂且工作量巨大的施工现场,杨跃心里有些慌张,但他开朗活泼的性格让他不停给自己积极暗示:“加油,没问题,多学,多做,多问,我要给自己开个好头。”他精雕细琢于每道工序,钻研于规范之中。长此以往的磨炼与学习,他逐渐也积累了自己的底气。 就这样,这位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凭借以技傍身的信念,在沉井施工检查中展现出超越年龄的专业素养。当发现井壁预埋筋预留接头长度不达标时,他果断叫停作业,坚持过程控制理念,避免了后期返工风险。 这种将规范刻进骨子里的工作态度,不仅让他在质检站检查中赢得认可,更在项目质量月知识竞赛中拔得头筹。由他主导完成的《降低水池构筑物薄壁混凝土裂缝的产生》QC课题研究,也为项目质量提升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有效解决了水池构筑物薄壁混凝土裂缝这一常见难题。 成长——复合型人才挑大梁 经过一年的历练,杨跃被调往梁子湖项目。梁子湖项目的人员并不多,在这个人员精简的战场上,杨跃以一人肩挑质量、试验、安全、党群及工会五重职责,用复合型能力诠释了小项目大舞台的成长哲学。 面对混凝土送检、安全资料编制等跨领域工作,他创新建立质量-安全联动检查机制,将试验数据与安全台账交叉验证,极大地提高了项目验收合格率。 当安全成为新挑战时,他又主动报名安全员考试,利用送检间隙向安全总监请教隐患识别要点,甚至向测量队学习全站仪操作。这种跨界学习使其在测量人员短缺时能独立完成关键点位复测,被设计院同事笑称:“你都可以是带着安全员、质检员、试验员三个袖标的项目管家。” 虽然梁子湖项目合同额不多,但是杨跃却收获了千万级项目的管理视野。他总结出小项目三全工作法:全流程参与、全要素管控、全角色体验,这种认知使其在后续大项目管理中展现出了优秀的协调能力。正如他所说:“每个项目都是磨刀石,而梁子湖教会我如何同时打磨多把利刃。” 出色的表现使杨跃升任质量管理部副主任,并荣获水电公司“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开启了职业生涯的新篇章。 前行——品质攻坚竖标杆 2020年11月,渤海湾的寒风裹挟着咸涩海味,杨跃作为首批员工进驻潍烟铁路项目。面对前期人员少、任务重的情况,他经常加班至深夜,将半米高的高铁规范梳理成体系,连文件格式都反复推敲。“工作要做就做到最好”——这份执着让他迅速成为项目质量管理的标杆,也在这里被聘任为了质量部主任。 年末寒冬,杨跃迎来职业生涯首个关键考验。作为全标段首个拌合站验收负责人,他像铆钉般扎在工地,从料仓排水到设备调试,同时还要保证冬季施工的保暖供热,这一套完整的工序,杨跃事必躬亲。而他自己也已对这种工作状态习以为常:“拌和站一定要按标准化建设,如果验收不通过就是我的责任,所以我必须做到心中有底。”12月31日,当济南传来验收通过的捷报时,他冻红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这是两个标段中首个通过验收的,而这场胜利更为全线混凝土供应赢得了先机。 杨跃在项目上的精细注脚还有很多,首根桩基施工期间,他同时协调拌合站、试验室及监理方。工作中,他精准指出施工问题,确保工序高效闭合。在深夜灌注时,他又提议为工人加餐热汤面,暖人心扉,严苛与温情并存。这个被项目上兄弟纷纷竖起大拇指的杨主任,获得了市政集团“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和市政集团“先进生产者”的荣誉,杨跃带着他满满的收获继续前行。 奋进——匠心筑梦赢未来 转眼来到了北京大兴项目施工现场,在这里,总能看到一个背着鼓囊囊挎包的身影穿梭在钢筋水泥之间。这个挎包就像是杨跃的“百宝箱”,里面装着存放项目图纸的平板、卷尺、记号笔、记事本、激光测距仪、空鼓锤、阴阳角尺、塞尺等工具,这些装备如同他延伸的感官,时刻捕捉着混凝土裂缝、钢筋间距、精装质量等细微偏差。 作为项目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他配合牵头北京结构长城杯创优工作,将每道工序视为锻造精品的契机。在“4.30”“5.30”等关键节点攻坚期,杨跃的作息表与施工进度紧密绑定。深夜的钢筋网上,他打着手电核对钢筋型号、间距、锚入长度、箍筋间距、保护层厚度;浇筑混凝土前,他严谨地进行模板垂直度检测;浇筑过程中,他不间断地进行巡查,仔细查看是否存在胀模漏浆等情况。 这种严谨的工匠精神,也深深影响着整个团队。在杨跃的带领下,项目的质量得到了有效保障。最终,项目部荣获2024年度中国电建市政集团“质量管理先进”项目部,他个人也获得了2024年度水电公司“质量管理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而大兴项目更是成功荣获2025年度北京市首届建筑(长城)结构精品工程。 面对这些荣誉,杨跃有些羞涩,他摩挲着挎包里的阴阳角尺说:“这尺子量的是墙面,量不出的是心里的责任。”在他心中,比这些奖牌、证书更珍贵的,是交付时业主真心地说出:“这房子住得踏实。” 如今北京大兴项目已进入了收尾阶段,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那些深夜手电光下的钢筋查验、凌晨混凝土畔的模板巡查,终将化作杨跃成长路上最坚实的注脚。而他的故事,仍在更多年轻建设者的挎包里延续—那里装着的不只是工具,更是我们建设者永不弯曲的脊梁。杨跃的脚步,又将向着下一个高峰迈进。 精装完成面开间进深测量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