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地铁15号线深大南站主体基坑土方开挖单日量突破1000立方米 |
|||||
|
|||||
日前,轨道公司深圳地铁15号线土建四工区深大南站车站主体基坑土方开挖单日量突破1000立方米,创下全线施工效率新高。 深大南站位于南山区白石路与学府路交叉口下方,为地下三层单柱双跨结构,基坑开挖深度达25.8米,全长164.9米,周边紧邻深圳大学、既有9号线深大南站及居民区,施工场地狭小,环保与噪音控制要求极高。本次土方开挖面临三大核心难题:一是地层以素填土、砂砾等松散岩土为主,扬尘防控压力大;二是施工区域毗邻校园及居民区,噪音敏感时段(如教学、夜间休息)需严格限制作业;三是渣土运输受城市交通管制,每日有效施工时间压缩至8小时。 为突破瓶颈,项目部创新实施“智慧环保施工”模式。项目部引入智能喷雾系统与移动雾炮车,配合裸土全覆盖,实现PM2.5实时监测与联动降尘;采用全封闭渣土车,设置自动冲洗平台,确保运输“零遗撒”。在噪音分级管控方面,项目部划分高、低频噪音作业区,高噪音工序(如机械破碎)限定于日间非敏感时段,并加装隔音屏障;日间敏感时段仅进行低分贝土方装运,噪声值严格控制在55分贝以下,同步开展时段优化与资源统筹,通过BIM模拟优化开挖顺序,提前储备设备与人员,利用交通低谷期密集调度运输车辆,单日渣土转运效率提升40%。 为进一步强化施工监管,项目部联合设计、监理单位成立专项督导组,依托施工监测系统对基坑变形、周边建筑沉降进行24小时动态监控,并开展多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同时,与周边社区建立“施工信息共享平台”,实时响应诉求,累计调整作业计划12次,实现零投诉。 面对环保严控、噪音敏感及施工时间受限等多重挑战,项目部通过精细化管理和技术创新,实现安全、高效、绿色施工,为后续主体结构施工按下“加速键”。接下来,项目部将以日均800-1000立方米的进度推进剩余土方开挖,为主体结构施工奠定基础。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