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敖包 |
|||||
|
|||||
我是一名蒙古族少年,生长在这片广袤无垠的草原上。每年农历五月十三,草原上最神圣的日子“敖包祭祀”都会如期而至。这一天,草原上的人们无论多远,都会骑着马、开着车,从四面八方汇聚到那座矗立在高处的敖包前,献上我们最虔诚的祈祷。 清晨的祭拜 天还未亮,阿爸就叫我起床。阿妈早已准备好了祭祀用的奶食、白酒和哈达。我穿上崭新的蒙古袍,系上蓝色的腰带,跟着阿爸骑马向敖包出发。远远望去,敖包像一座小山,石堆上插满了柳枝和五彩的经幡,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走近时,已有不少牧民围在敖包周围。喇嘛们低声诵经,桑烟袅袅升起,空气中弥漫着柏枝的清香。阿爸告诉我,敖包是神灵居住的地方,是草原的守护者,我们祭拜它,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牛羊肥壮、家人平安。 绕行三圈,献上哈达 祭祀开始了。人们手捧哈达,顺时针绕着敖包行走三圈,每走一圈,都要往敖包上添一块石头,或者系一条蓝色的绸带。我也学着大人的样子,小心翼翼地放上一块石头,心里默念着:“愿草原永远丰美,愿家人健康平安。” 绕行结束后,阿爸把带来的奶酒洒向天空和大地,这是我们对长生天的敬奉。随后,大家纷纷把带来的祭品——奶豆腐、糖果、五谷等放在敖包前,喇嘛们继续诵经祈福。 那达慕的欢腾 祭祀结束后,欢乐的那达慕大会开始了!男人们开始摔跤,骏马在草原上飞驰,箭手们拉满弓弦,比试谁射得更准。我和许久不见的朋友们一起欣赏这盛大的节日现场,阿妈和其他妇女们则围坐在一起,唱着古老的蒙古长调,分享着带来的美食。 傍晚时分,夕阳染红了整片草原,人们依依不舍地告别。回家的路上,阿爸对我说:“敖包祭祀不仅是仪式,更是我们蒙古族对自然的敬畏,对祖先的怀念,对生活的感恩。” 传承千年的信仰 如今,越来越多的游客来到草原,见证我们的敖包祭祀。但对我们蒙古族来说,这不仅是一个节日,更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信仰。每一次祭拜,都是对自然的敬畏;每一次绕行,都是对传统的坚守;每一声祈祷,都是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敖包祭祀,让我懂得了什么是敬畏,什么是传承。无论未来走得多远,我的心,永远属于这片草原,属于那座神圣的敖包。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