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卫河畔“平凡”的一天 |
||||
|
||||
晨光初露,早上五点的闹钟叮铃铃的响着,我习惯性伸手关掉闹钟,揉了揉惺忪的睡眼,开启了元气满满的一天。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穿透薄雾,照在漳卫河波光粼粼的水面时,我已整装待发,踏上了前往工地的路上。 到达施工现场,安全环保部的刘志明已如往常般挺立在施工现场。望着整齐列队的工友们,他洪亮的嗓音划破晨霭:“今天深基坑作业,安全带必须高挂低用!” 看着他胸前被汗水浸湿的党徽,突然想起昨日对话。“重复教育就像给安全绳打结,多一道防护就多一份安心。”他摩挲着安全帽带说道。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日复一日的叮咛并非冗余,而是守护生命的郑重承诺。 转角处的综合办公室,工程部的张庆尧又在那翻看图纸,看着那本厚厚的图纸我问道:“这个图纸就这一本,为什么要翻来覆去的看啊?不觉得枯燥乏味嘛?”他严肃地对我说:“兄弟,图纸是一个项目的根本,他就像指路的灯塔,指引着我们放好每一根线,绑好每一根钢筋,我们只有吃透了图纸才能更好地完成整个施工任务。”原来,那些被圈画无数次的墨线,正是工程人丈量匠心的标尺。 运输车引擎轰鸣声中,夏师傅仔细擦拭着后视镜。他的眼神专注而认真,仿佛那不仅仅是一面镜子,更是他心中对安全的执着与坚守。每一次擦拭,都是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对安全的深刻理解。我问他:“夏师傅,每天这么擦,不累吗?”他微微一笑,说道:“安全无小事,细节决定成败。后视镜清晰了,视野就开阔,开车心里就踏实。” 质检部的谢祥利抱着检测仪跨上工程车,晨光在她银白色安全帽的“质检先锋”标识上跳跃。“谢工,试块合格率都98%了,何必天天这么较真?”我把记录板递过去时忍不住问。她摘下防尘口罩,露出被晒成小麦色的脸颊:“小张你看过漳卫河汛期的漩涡吗?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质量管控就像在漩涡里找沙粒。” 河风掀起她工装下摆,露出腰间别着的旧笔记本,我好奇地翻开笔记本,每一页都记录得整整齐齐,日期、数据、备注,一丝不苟。她说:“这些数据是我的宝贝,它们记录了我的成长,每次看到这些数据,我都能想起那些一起奋斗、一起解决难题的时光。” 落日时分,计划合同部的高琪琪仍在核对数据,计算器按键声与键盘的敲击声交织成独特的韵律。“小数点后三位,就是良心所在。”他们玩笑般的认真,丝毫的误差都可能影响项目的精准与效率。 晚饭后我将施工方案递交给仍在开会的项目班子,窗外探照灯已然亮起,将他们的剪影投射成运河岸上新的坐标。漳卫河的夜晚,泵站轮廓在星空下渐次清晰。每一道焊缝都在讲述匠心传承,每一声安全警示都在延续生命守护,每一组精准数据都在构筑时代丰碑。 正是这些平凡岗位上的执着坚守,让钢筋混凝土有了温度, 他们默默无闻,用自己的光芒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每一滴汗水都凝聚着对工作的热爱,每一次坚持都彰显了责任与担当。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