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上的温暖微光 |
|||||
|
|||||
在绥化市黑土地保护项目这个充满挑战与拼搏精神的地方,有这样一位阿姨——吴冬梅。她如同一束温柔的微光,悄然照亮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她的身影穿梭在厨房与各个工作、生活区域之间,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项目上的每一个人带来了家的温暖。 阿姨主要负责帮厨师打打下手和打扫卫生,每日里尽是些琐碎繁杂的事务。可别小瞧了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工作,它们就像细密的针线,缝补起我们在项目上忙碌生活的每一处缝隙,让一切都变得井井有条。 清晨,她是晨光里的魔法师。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洒在工地上,阿姨就已经踩着积雪,早早地来到厨房,开始为大家准备营养丰富的早餐。今天要做的是小米粥,她特地在小米粥里添了切碎的梨丝。厨房里响起的锅碗瓢盆碰撞声,如同奏响的一曲生活乐章,唤醒了还在沉睡中的我们。 阿姨做的豆沙包堪称一绝。精心挑选的红豆,洗净浸泡后小火慢熬,加糖制成细腻的豆沙馅。接着熟练揉面、发酵、分剂子、包馅、上笼屉。蒸好的豆沙包,外皮松软有弹性,轻轻咬上一口,香甜的豆沙馅缓缓流出,那浓郁的香甜滋味瞬间在口中散开,让人回味无穷。 除了豆沙包,阿姨做的油条也是我们的最爱。将面粉、酵母、白糖、盐等材料按照精确的比例放入盆中,缓缓加入温水,边加边搅拌,直到面粉成棉絮状,然后再揉成一个柔软的面团。在面团表面刷上一层食用油,用保鲜膜包好,让面团醒发。等面团体积膨胀一倍,将其取出放在案板上,轻轻按压,擀成一个长方形的薄片,再用刀切成大小均匀的长条。 将两条长条叠在一起,用筷子在中间压出一道痕迹,然后抓住面条的两端,轻轻拉长,放入烧至六成热的油锅中。随着一阵“嗞啦”声,油条在油锅中迅速膨胀,颜色也逐渐变成诱人的金黄色。不一会儿,一根根色泽金黄、外酥里嫩的油条就出锅了。咬上一口,“嘎吱”作响,那酥脆的口感和麦香让人欲罢不能。 油饼也是阿姨的拿手好戏。将揉好面团擀成圆饼,刷油、撒葱花和盐后卷起、按压,再擀成饼放入电饼铛,盖上盖子。不一会儿,油饼就鼓起了大大小小的泡,表面变得金黄酥脆。将油饼取出,放在案板上,用刀切成小块。那油饼,外皮酥脆掉渣,内里柔软蓬松,葱香和面香完美融合,让人吃了还想吃。 项目工作繁忙,常有同事回来得晚。阿姨总会细心地把饭菜留在保温箱,还特意多放些肉,这让我们这些晚归的人都感到格外暖心。 此外,项目上的同事来自全国各地,口味不同,她会细心收集大家对饭菜口味的偏好,每周的伙委会上,根据大家的口味需求提出饭菜的调整建议,尽力让大家都能吃到合口味的饭菜。 阿姨为人极为亲和,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的笑容,让人如沐春风。她说话轻声细语,每一个字都透着温柔与关切。每当我们遇到困难,或是心情不佳时,她总是耐心倾听,用温暖的话语安慰我们,给予我们鼓励和支持。 不仅如此,阿姨还会随手做很多小事。看到办公室绿植枯萎,她会默默浇水修剪;发现走廊灯泡坏了,她会联系办公室进行维修……阿姨总是随手就做了这些体贴入微的事情,只是希望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这些看似平凡的瞬间,如同点点繁星,汇聚成一片温暖的星河,照亮了我们在项目上的生活。 阿姨所做的一切,或许在有些人眼中只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对于我们项目上的每一个人来说,却是不可或缺的。她用自己的勤劳与善良,为我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她就像一位守护天使,默默地守护着我们,让远离家乡的我们,在这里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 阿姨虽然没有参与到直接的项目建设中,但她所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同样为项目的顺利推进贡献着力量。她是项目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是我们心中最温暖的存在。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