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影里的城市换装师 |
||||
|
||||
|
夜晚的灯光点亮岐江河畔,双层钢桁架拱桥的朱红剪影正与桥下夜市的灯火交相辉映。曾被附近居民视作“散步角落”的岐江河大桥桥底,如今已是年轻人举着手机打卡的新地标,这场华丽蜕变的背后,藏着中开高速4A标项目部几年以来的攻坚克难,他们用匠心当好城市的“换装师”。 “拆桥比建桥难十倍。”项目部总工的话道出了改造之初的困境。由于中开高速的桥梁需要与南外环路共线修建,岐江河大桥现状无法满足共线修建条件,作为中开高速关键工程实施的重难点之一,旧岐江河大桥需为双层新桥让路。 但桥畔密布金水湾等多个小区,桥下是四级通航航道,无法采用爆破和机械破除的方式,为将对居民的影响降到最低,团队创新性采用主桥绳锯切割、引桥采用机械破碎的拆除方案。当时的项目副经理金建中曾说:“它就像我们普通的锯条锯木头的形式,在桥上一块一块地像锯木头一样把桥面锯下来,然后采用吊车和运输车配合的方式,把它吊离下来并运走,运到指定的破碎场地。” 项目部面对33个月的紧张工期,党员突击队带头实行“三班倒”作业,实现高效推进:引桥拆除仅用28小时创中山纪录,整桥拆除比预估提前近一个月。 新桥建设的“细节战”更显匠心。为让新地标真正属于市民,项目部联合交通部门发起“大桥新衣你来挑”投票,最终朱红色方案从众多选项中胜出。 暮色四合,岐江河上的双层大桥下,乳鸽摊的香气裹着江风漫开,新起的商业体灯火璀璨,与江边小摊的烟火气相映成趣。附近居民钟女士的话,道出了不少人的心声:“以前下楼只敢散散步,现在能逛夜市、吃烧烤,热热闹闹的,这才是城市该有的样子。” 月底,世界城市日的主题“城市更新,共建共享”在岐江河畔得到生动诠释。项目部的建设者们用绳锯切割的精准、昼夜鏖战的坚守、民生至上的考量,完成了从拆桥到造景的蜕变。 当朱红桥影倒映在岐江水面,这抹亮色正是城市换装师们最动人的勋章。 |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