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奋进的两种姿态 |
||||
|
||||
在雄安区域项目部组织的阅兵观看活动中,我的心始终被一种强烈的震撼包裹着。 屏幕里,战车列阵前行,辚辚轰鸣如滚滚春雷,每一次碾过地面,都似在叩击民族复兴的脉搏;受阅将士迈着铿锵步伐,肩线如刀削般齐整,每一步落地都掷地有声,那是国家尊严的彰显,更是民族自信的绽放。每一帧画面都涌动着滚烫的力量,那是国力强盛最直观的注脚,更是和平年代里,让人安心的“安全感”。 当镜头缓缓扫过将士们黝黑的脸庞,定格在他们眼中那份不掺丝毫动摇的坚毅时,时光仿佛被拉回80多年前的烽火岁月。我仿佛看见无数中华儿女身披硝烟,为了民族独立、为了家国安宁,毅然奔向枪林弹雨的战场。这份沉甸甸的牺牲与奉献,早已化作一座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深深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底,提醒着我们: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曾为我们负重前行。 阅兵式展现的,是雷霆万钧的气势,是站在世界面前,清晰宣示国家主权与立场的底气。而雄安新区的建设,彰显的则是沉潜务实的坚守,是久久为功的坚韧,是为民族未来默默筑基的担当。 此刻我忽然明白,国家的行稳致远,需要“显”与“隐”的交响,刚与柔的共济。有阅兵式上的“显”,才能守住家国安宁的底线;有雄安建设中的“隐”,才能铺就长远发展的道路。唯有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才能真正跨越从大国到强国的关键一步,这便是9.3阅兵与雄安建设,带给我最深刻的启示。 观看阅兵,我们为祖国的硬核实力热血沸腾,那是发自肺腑的骄傲;见证雄安建设,我们为“千年大计”一步步落地倍感踏实,那是对未来的笃定。雄安的建设者们手中的测量仪、挖掘机,是构筑未来的“钢枪”;他们浇筑的每一方混凝土、架设的每一根钢梁,是守护民族未来的“长城”。 这场阅兵,不只是一次力量的检阅,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作为这个时代的亲历者、见证者,我们既要为受阅官兵的英姿喝彩,更要向雄安建设者的奉献致敬。而我们能做的,便是以先辈为灯,传承抗战精神的薪火;以岗位为阵,在各自的领域发光发热。或许是项目部里精准的每一次测算,或许是工地上认真的每一次巡检,把个人的力量汇入家国发展的洪流,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上属于自己的那一块基石。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