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岭人日子里的柴河 |
||||
|
||||
前阵子絮叨过老家的吃食,这回想好好说道说道柴河,这条流淌在铁岭人生活里的河。 在铁岭平顶堡往南10公里,银州区往北5公里的位置,有条河,我们铁岭人唤作“柴河”。这名字起特别实在,听老一辈的人说,在满洲国期间,当时在柴河的两岸有特别茂密的灌木林,当地人和垦荒团经常来打柴,久而久之,便得了这么一个名号。 柴河自东向西,从铁岭穿城而过,起点位于法库县和银州区交界的辽河,最终汇入辽宁省第八大水库-柴河水库。平时的话,柴河的水位不深,河底铺着细碎的砂石。因为柴河是辽河的一个分支,在上游放水的情况下,运气好的时候能摸到鱼。夏天的时候,顺着柴河岸边,总能看到三五个钓鱼的老头,一边架着鱼竿,一边撑着遮阳伞,躺在椅子上,好不惬意。河岸两侧生着些歪脖子柳树,枝条垂到水面,随风轻轻摇摆,这幅景象也别有一番意思。 为了方便铁岭地区的交通,目前在柴河上一共有三座桥,分别是哈大线铁路桥、京哈高速公路桥、京抚102线公路桥。其中比较有名的是102线上的柴河大桥,因为顺着这座桥继续往南,通过南马路道口,可以到龙首山。作为铁岭为数不多可以游玩的地方,龙首山不甚高峻,除了莲花池,这里成了铁岭人晨练的去处之一。每日天刚刚破晓的时候,便有稀稀两两的脚步声踏破晨雾,惊醒了山中的松鼠。等到太阳升起时,顺着爬山路向上看去,密密麻麻的满是早期跑步的人们,他们戴着耳机,目光向前,无人驻足看一眼路旁的野花。 沿着柴河一路向东差不多6公里的位置,靠着河岸北边有一个镇子,叫熊官屯。虽然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但是靠着河岸居住的老一辈的人还是更习惯在自家菜园子摘菜以后在河边洗菜,水声哗哗的,偶有菜叶顺流而下,引得天上的家雀争相啄食。这般景象在铁岭人的眼中实在平常,却也透着几分生气。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柴河两岸的条件也逐步好了起来,护坡得到了加固,河道得到了加宽,种了花草,装了路灯,以前的河两岸的碎石路变成了现在的健身步道。特别是在清晨和傍晚,拍照的、遛弯的、跳广场舞的、扭秧歌的、卖零食的,忙碌了一天的人们在这里因为相同的爱好汇聚在这里,好不热闹。 柴河在丰水期滚滚向前流淌,枯水期也有涓涓细流,虽然河两边的人换了一茬又一茬,但是它却经久不息,承载着铁岭人对老家的回忆。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