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岭南晨光 |
||||
|
||||
在中山,一栋被岁月浸染的骑楼深处,每日清晨都有一缕特殊的茶烟悄然升腾,最终融入市井街巷中。这方茶楼,以茶为引,以点心为匙,无声讲述着当地居民的人间烟火与岁月流转。 推门而入,映入眼帘的是那蒸汽缭绕的各式茶点,蒸笼盖掀起的一瞬,热浪裹挟着鲜香汹涌而出—虾饺澄皮薄如蝉翼,映出内里诱人的嫣红;那烧卖顶端点缀的蟹籽,宛如颗颗玲珑的橘色晨露,在水汽中盈盈欲滴;叉烧包浑圆饱满,裂开的三瓣缝隙里,诱人的琥珀色蜜汁正缓慢渗出;一旁金黄的炸春卷,酥脆外皮正发出极细微的“滋滋”声响;而马拉糕那蓬松的金黄色身躯,正随着蒸腾的热气微微起伏,表面细密的气孔如同无数微张的小嘴,无声地呼吸着甜润的暖风。 正当我立在氤氲的白雾里,耳畔忽地响起一声带笑的招呼:“阿妹,入嚟坐啦!”。阿姨不知何时已绕至我身后,手臂轻巧地拨开弥漫的蒸汽,如同拨开一道帘幕,露出后面一方靠窗的雅座。待入座,阿姨笑吟吟地递过一支铅笔,“中意边样,自己落单,我帮你盖印仔。”她指了指远处蒸汽缭绕、点心室明档前那排着蜿蜒队伍的取餐处。捏着这张点心单,我汇入取餐队伍的人流。明档里,竹编蒸笼层层叠叠,如同山峦,每一次掀盖都似打开一座珍馐宝库:那“金钱肚”卧在深色酱汁里,厚实油亮,软糯的胶质随着蒸腾的热气微微荡漾,浓香霸道地钻入鼻腔;而那豉汁蒸凤爪则卧在圆碟里,通体裹着浓稠晶亮的豆豉酱汁,深褐的虎皮纹在蒸汽中微微颤动,褶皱深处蓄满了油亮的光。阿姨接过单子,用笔在所选点心旁熟练地画上一个饱满的对勾,如同给这场味觉探险盖下确认的印章。 茶楼里的食客,多为鹤发老者,神情松弛如浸透了时光的棉布。他们于袅袅茶香中悠悠然呷一口热茶,彼此间的闲谈也似茶汤般温润舒缓地流淌。我学做他们模样,指尖轻拈起滚烫的茶杯,先在鼻端停驻片刻,任茶的兰香沁入肺腑,再徐徐啜饮。杯盏在指间轻轻转动,岁月在茶汤里静静沉淀—一饮一啜,皆是融入血脉的慢板韵律。 茶楼里的声浪、蒸汽的暖意、窗外小巷的光影,此刻都沉潜下来。茶香缭绕处,是几代人唇齿间共同守护的温润密码;每件玲珑点心里,都包裹着对生活郑重其事的敬意。这份承载的温情与敬意,是舌尖次第的绽放,是整个岭南清晨的丰饶与活色生香。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