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一线员工】“00后”小伙职场成长记 |
|||||
|
|||||
如今“00后”已悄然登上舞台,褪去学生时代的稚嫩,在项目上挑起大梁,2000年出生的马文豪就是其中一位,他现在北京大兴“双碳”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工程管理部从事现场管理工作。 虽工作只有三年,马文豪却经历了广东中开土建项目、北京大兴“双碳”创新产业基地两个项目的锤炼,完美从“职场小白”蜕变成为合格的工程管理人员。 马文豪的职场成长故事,正是“00后”新人成长的缩影,他们正以自己的方式,为公司发展贡献着青春力量。 褪去青涩 独当一面 刚入职的马文豪被分配到较远的广东中开土建项目,入职后在工程部从事测量放线工作,面对陌生的环境和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他没有退缩。 测量放线工作虽然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工程管理的核心。马文豪在广东中开土建项目中从基础的测量放线工作起步,逐渐领悟到精确度和细节的重要性。 “测量可不是小事,每一个数据点都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结构位置、尺寸,不能因测量因素影响施工进度和质量。”马文豪的师傅刘郭周语重心长地说,这句话一直影响着马文豪对每一个测量数据都进行反复核对,确保无误。 非学无以广才,非学无以明识。马文豪巧妙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尽管施工现场与理论存在差异,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求知若渴的态度,通过网络自学和师傅的指导,深化对图纸的理解,熟练掌握了GPS、全站仪、水准仪等测量仪器的使用。 马文豪积极地承担起工作任务,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检验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他经常复核易变形地段附近的导线点、水准点、中线点,随时掌握中线点、高程点、导线点的变形情况,关注测量信息,经常对地面导线点、地面水准点进行复测,保证在测量工作中,随时发现点位变化,进行测量改正,严格遵守各项测量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确保测量结果万无一失。 在现场进行下道工序前需测量放线,他以最快速度进行放线工作,严格控制结构位置尺寸,绝不因测量耽误现场进度,保障项目利益及公司信誉。 在广东中开项目一年多时间,他已不再忐忑,反而有了自己的见解:“现场施工测量有校核条件,尽量形成附合导线和附合水准路线形式以不同的测量方法重复测量来达到检核目的。”随着广东中开项目进入尾声,马文豪合理分配运用资源,加快施工进度。 “马文豪为人豪爽,很活泼,工作认真,有积极灵活的头脑善于沟通。”项目工程管理部张辉对马文豪印象很深,合作也很愉快。 马文豪在广东中开项目成长了许多,工作中已经能够独当一面,所有测量的内业资料计算,以及外业实测资料的整理和交底,熟练的运用CAD软件,确保资料准确无误。 日臻成熟 未来可期 2023年12月,马文豪调到北京大兴“双碳”创新产业基地项目工作。基于广东中开项目积累的丰富测量经验,到了新的项目他更加胸有成竹。 从事项目的土方工程施工中,马文豪熟练地运用RTK、水准仪、全站仪等测量仪器严格控制标高尺寸,高效利用机械设备,为项目节约了经济成本。 随着土方作业的完成,马文豪转战现场协调管理工作。“打铁还需自身硬,从事现场管理协调工作,除了对施工图纸熟悉,还必须熟知每道工序何时进行。” 作为青年骨干力量,马文豪对待难点毫不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在项目进行至关重要的钢结构施工时,需要将项目钢结构的原材料质量在源头把控,马文豪主动请缨,跟随委托方监督原材料的质量检验,从中学习了解更多的知识。 11月底,5号楼钢结构施工封顶了,马文豪内心无比激动,这里的每一根梁、每一根柱,都凝聚了项目团队的汗水和智慧。此时站在5号楼前的水电人他们心中充满成就感,马文豪看着这些日夜奋斗过的战友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们共同克服了无数的困难和挑战,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推敲和优化。他激动的对着身边的同事曹晨阳说:“我们做到了!”这些电建青年们,抑制不住的骄傲和自豪油然而生。 “我和马文豪是在同一个屋里,毫不夸张地说最近我们甚至连面都没见过,每次我回去的时候他睡着了,早上起来,马文豪去工地了,我只能通过微信和他交流,了解工作进展,关心着他的身体健康,在他回复的字里行间我能感受到他的疲惫。尽管如此,他从不抱怨,总是乐观地告诉我一切都在掌控之中,这样有担当的新员工为新一届起到了好的带头作用。”项目员工刘兵评价道。 工作不能蛮干,提高工作效率很重要。马文豪充分利用休息时间努力学习建筑行业相关知识,要求自己对于施工图纸要学到“精”,通过对图纸的理解与熟悉,及时发现现场施工中的问题,从而进行更改,避免二次倒工。 同一个部门负责内业的姜金斗说:“马文豪工作中挺积极的,因为他是干现场的,我是干内业的,每天他都是起早贪黑的,早上6点去现场转一圈,中午偶尔在工地废寝忘食,不回宿舍休息,晚上还要加班到十点多,他对工作挺认真。” 感悟成长 遇见未来 “马文豪有着年轻人少有的稳重,他是新员工中成长最快的,在项目上,他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对待每一项施工任务都一丝不苟,从不敷衍了事。”项目经理孟令奇评价道。 马文豪把工作三年后的感悟写在笔记本上,字里行间中看到了他对工作的热情与对职责的坚守。他写道:“每一份努力都不会被辜负,每一次坚持都会照亮前行的路。在这三年里,我从一个青涩的新手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员工,这背后是无数次的汗水与付出,更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不仅是他的成长与蜕变,更是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期待。 初入职场,我在广州中开高速担任测量员,每日携带沉重的全站仪和RTK,在烈日或寒风中,仔细核对每一个坐标、每一处标高。为了保证数据的精确性,我常常在一个点位上投入大量时间,进行反复校准和复测。广东的高温天气下,我还要爬上盖梁进行点位复测,尽管如此,我们测量团队从未抱怨,反而争先恐后地争取这个“登高”的机会。这个过程不仅锻炼了我的耐心,更让我对工程建设有了最基础、最直观的理解。 随着中开项目的接近尾声,我转战至北京大兴项目,因工作需要,我开始从事现场管理工作。在管理过程中,我面临了许多挑战,团队成员间对于问题的分歧、施工进度的延误、资源调配的不合理,都曾让我感到焦虑和压力。但正是这些挑战,激励我不断学习管理知识,深入研究团队协作的策略。 这是马文豪在《成长日记》中写下的心路历程…… 这是关于“00后”马文豪的职场成长记,他是新一代电建青年不断奋斗、勇于担当的生动写照,他的经历激励着更多年轻人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 |
|||||
[打印页面] [关闭窗口] |